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狠狠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狠狠色色综合网站-狠狠色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張國臂掖——河西四郡之張掖

22-03-01 10:07 來源:嘉峪關日報 編輯:趙滿同

  原標題:張國臂掖

  ——河西四郡之張掖

  ●張文生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帶兵打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河西之地歸漢,設酒泉、武威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是為河西四郡。張掖,是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河西,從大漢經略西域的文治武功開始,成為了中原王朝興衰的晴雨表,王朝興則有之,衰則失之。讓我們一起沿著河西歷史的足跡,尋找張掖在這個舞臺上令人炫目的過往。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形似蜂腰,南依祁連山以達青藏,北有合黎山以抵內蒙古,西入新疆以通中亞和歐洲,東連秦隴以達中原,是“絲綢之路”和“居延古道”的交匯點和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塞上鎖鑰”之稱。

  張掖的歷史地位極其特殊,從設置郡治就可看出。據史料記載,張掖郡以觻得城為郡治,其址位于今張掖市甘州區西北。但這也是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后的事了。近年考古發現,在張掖城西十公里處有古城遺址——黑水國城,應該是匈奴占據河西后,劃疆為“小月氏”國都所在地。黑水國古城遺址分南北兩城,占地廣大,遺址周圍,分布著漢代到魏晉時期的墓葬300余座,出土了100多件珍貴文物。有學者推斷,張掖郡一開始的郡治可能就在這里。

  河西,包括張掖在內,其歷史發展軌跡都是,一邊隨著中原華夏文化西進漢化的過程,一邊是華夏文化和西來各族文化交融本地化的過程。我們僅從張掖郡所領十縣的名稱來看: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日勒、驪靬、番和、居延、顯美。這些縣名的發音和詞義的構成就可以斷定,都不是漢語地名,應該是此前所居民族氐羌、月氏、烏孫和匈奴使用過地名的漢語音譯。

  比如,觻得,是匈奴語,原是匈奴觻得王所居之城。昭武,是月氏語,是月氏昭武部所筑城,昭武部族后被匈奴所敗西遷兩河流域。刪丹,其源義不可考,蒙古語對應詞義為吉祥如意或檀香。氐池,筆者推測應該是氐族語,義為氐人池(池為氐族姓)部。屋蘭,為匈奴烏犁部舊居之地,今蒙古語義為紅色。日勒,蒙古語對照其義為光明。就連張掖之名,也有人考證是昭武的轉音。總之,從河西四郡的設置,到后來所置三十五縣的縣名,大多如此。

  

  張掖也稱甘州。在當時全國興起郡改州的風潮中,西魏廢帝元欽四年(公元554年),控制西魏的宇文泰下令將張掖郡改稱甘州。據說,是因城內甘泉遍地,泉水清冽甘甜而得名。甘州之稱,自此開始。也有人說,甘州之名得于其西南甘浚山,現當地還有甘浚鎮。其實,在筆者看來,都是一回事,甘泉、甘浚總歸離不開個好水。是故河西有歌謠唱道:“涼州不涼,米糧川;甘州不干,水湖灘。”

  河西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氣候,降水稀少,主要靠祁連山冰雪融水,澤潤走廊。上天對張掖這塊土地格外眷顧,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從這里流過。由于水源豐沛,張掖河湖沼澤星羅棋布,現在還有四萬多公頃的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域面積達兩萬五千多畝,城內還有潤泉湖公園、甘泉公園等湖泊。在數公里長的濕地里,生長著高大茂盛的蘆葦,在西北面環城依伴。

  張掖物產豐饒,是河西最為發達的農業區,唐朝就有種植大米的記錄,以“烏江貢米”而聞名,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的美譽,古人有詩贊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都說好事成雙,上天又把祁連山最好的一塊牧場賜予了張掖。漢武帝從匈奴人手中奪取河西,也順帶著占有了祁連山這塊亞洲最好最大的牧場——山丹軍馬場。由于中原王朝掌控了這個牧場,河西大馬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王朝軍隊中,駿馬鐵騎的雄風成就了漢唐盛世。當年霍去病將匈奴從河西祁連山趕走后,敗退的匈奴人凄然回首,發出千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從歷史上來看,甘州的名頭可比張掖要大得多。現在的人都知道,我國的行政省里有一個省叫甘肅省,而這個甘字,就是取自甘州,并且還成為了甘肅省的簡稱“甘”。看著滿世界跑的汽車上掛著的甘字頭牌照,張掖人心中都有一種滿滿的自豪感。

  說到甘州,有點文化的人,哪個不知道《八聲甘州》《甘州子》或《甘州》的詞牌呢。

  說起甘州的曲子詞來源,這得益于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五涼政權。沮渠蒙遜在張掖建立北涼國,都建康(今高臺縣駱駝城),后遷都武威姑臧,他篤信佛教并積極推廣,以中原音樂與西域龜茲樂相結合,創造新的頌佛法樂《秦漢伎》,而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為《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

  到了隋唐時期,甘州和涼州的音樂成為深受人們追捧的流行樂。經過河西改創的一首叫《波羅門曲》的佛曲,傳進唐朝的皇宮,經唐玄宗潤色后,就成了白居易《長恨歌》里提到的《霓裳羽衣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后,成為教坊大曲。特別是教坊曲《甘州》,又慢慢衍生出《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在后世廣為流傳。

  

  歷史上張掖最光彩的一頁,可能要算隋煬帝楊廣在張掖焉支山下召開的“萬國大會”了。

  公元605年,渴望重啟絲路貿易再鑄輝煌的隋煬帝,派裴矩前往張掖管理互市。裴矩把收集到的西域諸蕃風俗物產情況,整理匯編成《西域圖記》呈給了隋煬帝,并建議征討盤踞在祁連山南側的吐谷渾,為打通絲綢之路掃除障礙。

  公元609年,隋王朝的十萬大軍會同文武百官和后宮嬪妃,跟隋煬帝一起浩浩蕩蕩地渡過黃河,向祁連山進發。

  大軍直搗青海東部吐谷渾各部,吐谷渾仙天王率部眾十余萬口來降。是年六月十一日,隋煬帝過扁都口至張掖。六月十七日在焉支山會二十七國使者,舉行“萬國博覽會”。此前,為準備盛會詔告河西,“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騎乘嗔咽,周亙數十里,以示中國之盛”。

  “高昌王粷伯雅來朝,伊吾吐屯設等獻西域數千里之地。”使隋煬帝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當即頒詔下旨,鄭重宣布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煬帝親臨“觀風行殿”,宴請高昌王、吐屯設,“其蠻夷陪列者三十余國”。千人帳中,皇家儀仗隊奏響九部國樂,大型表演節目相繼登臺。煬帝西巡的壯舉,讓帝國的繁榮盛景達到了最高潮。

  

  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民族,河西走廊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民族交匯和融合的大舞臺。張掖,在這個舞臺上也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據史料記載,回鶻(紇)是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長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是古代丁零人后裔鐵勒的一支。隋唐時期,回紇人逐漸壯大,形成了以回紇為中心的部落聯盟,史稱九姓回紇。唐太宗時,有鐵勒契苾部千余家來沙州內附,被安置在甘、涼二州。武則天時,又有漠北回紇與契苾、思結、渾三部遷徙到甘涼地區。公元840年,漠北回鶻汗國受到黠戛斯人的攻擊破滅,回鶻一部遷到河西走廊,與原居回鶻融合,稱為河西回鶻。后勢力逐漸強大,在甘州稱可汗并設立牙帳(王廷),稱之為甘州回鶻。

  西夏黨項人崛起后,聯合遼多次發動奪取武威、張掖的戰爭。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李元昊乘機襲破甘州,回鶻可汗自焚,部民大部分逃往西域,有數萬回鶻人入祁連山南投青唐(今青海西寧)角廝羅政權。明朝中葉,關防內移至嘉峪關,“關西七衛”的部分回鶻人(這時稱為撒里畏兀爾,即黃頭回鶻)與蒙古人陸續東遷,進入嘉峪關內。今天,甘肅省所擁有的我國三個獨有民族之一——裕固族,就主要集中生活在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有學者考證,裕固族就是甘州回鶻的后裔。

  

  張掖,風物名勝不可勝數,古人曾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贊嘆。

  說到塔和古剎,這要得益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偏安一隅所帶來的好處。雖然,河西也是走馬燈一樣的“城頭變換大王旗”,但是,從“五涼”開始,河西政權都比較重視發展生產,百姓生活相對穩定。特別是北涼在張掖建都后,沮渠蒙遜的喜佛敬佛,帶動了民間崇佛敬佛之盛風。位于張掖肅南的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就開鑿于這一時期。

  此后,張掖奉佛之風不減,塔寺眾多。據資料記載,到清代,張掖城內仍有寺院八十多座,按照有塔必有寺的規律,“半城塔影”“古剎遍地”并非虛妄之言。據說在晚清時期,張掖城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塔還在,現今只剩下了木塔和土塔。最為珍貴的是唐代所建木塔,此塔又名萬壽木塔,寺院原名萬壽寺,創建于北周。

  在張掖眾多的寺院中,影響最大的是大佛寺。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臥佛寺”,臥佛身長35米,是中國最大室內臥佛。張掖大佛寺是西夏的皇家寺院,此后歷代都與王室關系密切。

  

  張掖是物華天寶之地,自然美景得天獨厚,是真正的“金張掖”。在近年來的西部旅游熱潮中,張掖以其獨特的資源一騎絕塵,出盡了風頭。

  可以這樣說,在甘肅乃至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如張掖一樣,把雪山冰川,河流森林,草原牧場,濕地沼澤,古城石窟,寺院佛塔,小橋流水,稻香魚肥,千里田陌,花果飄香,大漠戈壁,丹霞雅丹等,如此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與文化古跡諸多元素聚集在了一起。更何況,張掖還擁有著地球上的孤品——七彩丹霞(也叫彩色丘陵),這個大自然賜予的地質瑰寶。

  張掖丹霞,因一種色彩斑斕、造型幻異的地貌,幾乎顛覆了人們對傳統丹霞地貌的認知,那一抹金彩幻影的顏色帶給人們的驚艷超乎想象。張掖丹霞可以說是“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不僅被人譽為“中國的彩虹山”,還被旅游界評為了全球最刻骨銘心的風景之一,并成為了西部旅游的打卡圣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張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氣勢,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的大舞臺上,持練當空,大展風采。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飛閱”中國】春日七彩丹霞斑斕多姿 【“飛閱”中國】春日七彩丹霞斑斕多姿
  • 蘭州公交人積極參與無償獻血 蘭州公交人積極參與無償獻血
  • 【小康路上看老鄉】富民新村女羊倌的新生活: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小康路上看老鄉】富民新村女羊倌的新生活: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 蘭州市人社為民服務“直通車”試運行 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蘭州市人社為民服務“直通車”試運行 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隴原樣板——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2021年回顧暨2022年展望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隴原樣板——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2021年回顧暨2022年展望
  • 不負春光忙春耕 皋蘭縣今年計劃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6萬畝 不負春光忙春耕 皋蘭縣今年計劃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6萬畝
  • 十三屆甘肅省委巡視整改“回頭看”和督查評估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十三屆甘肅省委巡視整改“回頭看”和督查評估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 多部門聯合出臺意見  進一步加強甘肅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基地)建設 多部門聯合出臺意見 進一步加強甘肅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基地)建設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政協嘉峪關市第十屆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
2   政協嘉峪關市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
3   甘肅明確規定電動車禁止停放區域 細化
4   甘肅初步建立“天地空”一體化生態環境
5   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打造算力一張網
6   【“飛閱”中國】春日七彩丹霞斑斕多姿
7   【中央媒體看甘肅】以世界謀隴南
8   隴南徽縣:“電梯公寓”迎來新“住戶”
9   “政府真心服務,咱就要實實在在地干”
10   甘肅首次實現跨境國際貨物公路運輸
11   高擎利劍肅毒害——甘肅省治理外流販毒
12   【優化營商環境 激活發展動能】蘭州新
13   甘肅省政協理論大講堂舉行2022年第一講
14   酒鋼集團成功研發雙零箔坯料產品
15   甘肅省貧困地區重大專項普查總結表彰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欧美黄一片| 91无限资源 |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 精品九九久久 | 午夜精品网站 | 亚洲一区毛片 | 久久爱伊人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3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miya | 国产福利视频网站 |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舔 | 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香蕉 | 久久久久久人精品免费费看 | 91亚洲国产三上悠亚在线播放 | 国产 麻豆 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久久九九热视频 | 狠狠插网站 | 妞干网这里只有精品 | 高清一区二区亚洲欧美日韩 | 91在线播放国产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 国产精品成人69xxx免费视频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2023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麻豆传煤一区免费入 | 好看的中文字幕在线 | 视频一区国产精品 |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播放aa | 曰韩毛片|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 国产精品天天干 |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不卡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91 | 亚洲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