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藏鄉坪埡
立 瓊
當我第一次站在藏鄉坪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觀光臺上向下俯瞰,一輛火車從濃烈的橙黃色風光里飛馳而過,火車載著遠方的客人馳進冬天深處。立在白龍江半坡上嶄新的坪埡鄉,便恢復了短暫的寧靜。我的心緒被眼前的無限風光深深感動。
來坪埡途中,聽同行的朋友介紹,坪埡藏族鄉是隴南市武都區兩個藏族鄉鎮中的一個。全鄉九個村,六千多人。自2018年10月從高海拔舊址武都區內的一座座高山上,搬遷至地勢相對平緩的新址白龍江南畔,從此,古老的藏鄉坪埡有了中心小學、幼兒園、公共服務中心、派出所、衛生院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坪埡,山坡上生機勃勃的草木是新的,腳下的石頭、泥土是新的,泥土里生長的蔬菜是新的,村子里一聲聲雞鳴犬吠都是新的。
在一棟紅白相間的藏式小樓前,一陣高亢悠遠的歌聲讓我們駐足聆聽。原來是小樓里的一位男子正在唱歌,歌聲帶著藏鄉人糌粑與酥油茶的韻味,把獨特的地域風情傳向我們的耳鼓。上前了解,方知是坪埡的藏族朋友在唱“勒”。
“勒”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藏族歌曲。藏鄉坪埡有自己獨有的人文及自然生態環境,在民族語言、音樂、演唱上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勒”也是一種熱情洋溢的贊歌,所涉及的生活內容比較廣泛,以“勒”為形式的唱頌,都是用優美流暢的韻文,祝愿生活美滿,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藏族朋友熱情憨厚,拿出自釀的青稞酒,唱著“久盼的貴客已臨門,陳年的老酒早釀好”招待我們。端出自制的臘肉,并一定要向我們展示他們的織錦手藝。我們邊看邊了解,才知道坪埡藏鄉的織錦工藝,歷經千年,從頭飾到衣飾、腰飾至腳飾所用布料及布料上面的紋飾,都是自己紡織,風格獨特,給人賞心悅目的美感。
走進一戶人家,新房子為小三層,墻面貼了墻紙,地面鋪了地板磚,廚房通了自來水,還通了天然氣。女主人滿臉含笑道:“我們在山上時,用柴火煮飯呢。現在用天然氣,跟城里人一樣。”站在院中的男子說:“以前,我在城里背沙石、背水泥掙點零花錢?,F在交通便利了,我正在想著怎么開農家樂呢。”
坪埡鄉在2016年隴南市政府開始籌劃坪埡搬遷工作時,為了解決農民們下山后的生活及坪埡藏鄉的后續發展問題,已經對遷出區域內宜林土地全部實行退耕還林,廣種花椒經濟林。引進企業聯辦扶貧車間和服裝車間。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十多家,選準發展項目,建立合作社帶貧機制,吸納貧困戶,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的目標。鄉黨委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采取“三變”方式,引進企業興辦扶貧車間,輻射帶動群眾居家就業,實現由農村到城鎮、農民到工人的轉變。還免費為部分村民提供學習花椒種植技術;核桃示范園也為當地鄉村振興攢足后勁;同時積極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藏鄉坪埡,青稞酒美,蕎麥花香。
- 2022-12-22【美文】番薯記
- 2022-12-22【二十四節氣】冬至·習俗
- 2022-12-22【二十四節氣】 仲冬至 雪盛時
- 2022-12-21從夏走到冬的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