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警惕“投資養老”“以房養老”詐騙陷阱
法官提醒:老年人需“兩謹記兩注意”
近年來,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實質是騙取百姓“養老錢”,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近日,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針對此問題,提醒老年人警惕“投資養老”“以房養老”詐騙陷阱,老年人需兩謹記兩注意。
以“投資養老”為名
誘騙老人購買理財產品騙取錢財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尋求養老保障、對集資詐騙認識不足,打著投資養老、銷售老年產品等旗號,經常出現在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如公園、超市、小區等,不斷向老年人群灌輸金融養老、新型投資等概念。利用小恩小惠博得好感,降低老年人警惕性。隨后通過承諾高額分紅、保本高息、預定養老服務等說辭,誘騙老年人投資所謂“養老服務”項目,收費名目五花八門,如“貴賓卡”“會員費”“預付費”等。這些機構沒有能力提供所承諾的養老服務,獲得資金后運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資卷款跑路風險,一些老年人的“養老錢”就輕易被不法分子白白騙去。
用“以房養老”名義
誘騙老人抵押房產騙取錢財
不法分子以國家政策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本質,打著“以房養老”、有高收益回報等旗號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再把借來的錢拿去買其所推薦的理財產品。這種“抵押 - 借貸 - 理財”方式操作流程多、參與主體亂、投資風險高。所謂“理財產品”本身就是虛假的,借來的錢最終還是進了非法機構的口袋。用“以房養老”名義誘騙老人抵押房產,詐騙資金。不法分子所宣稱“以房養老”與國家試行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完全無關,是其假借國家政策、為非法集資活動造勢宣傳的手段而已。有的老年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房產被抵押,最終失去了房子,還背負貸款。
法官提醒:
老年人需兩謹記兩注意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提醒老年人日常生活投資理財應做到兩謹記兩注意。
謹記投資是有風險的不宜有賭博心理而冒險入局。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投資理財觀念,切勿輕易相信所謂的“穩賺不賠”“無風險、高收益”宣傳,不要投資業務不清、風險不明的項目。牢記“保本高收益”很可能就是金融詐騙局。
謹記選擇正規機購買理財投資產品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正規機構和正規渠道。建議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前,多咨詢正規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員,多與家人商量,對投資活動的真偽、合法性進行必要的判斷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詐騙侵害,警惕非正規機構的瘋狂營銷攬客行為;
注意提防集資詐騙套路。集資詐騙多有“擊鼓傳花”和“龐氏騙局”特點,缺乏實際業務支撐和盈利來源,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項目,容易發生卷款跑路、資金鏈斷裂等風險。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證收益”等說辭迷惑。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慎重對待合同簽署環節,不在空白合同簽字。不隨意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濫用或非法使用。若發現疑似非法金融活動,可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有關金融監管部門反映情況。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 爍
- 2022-02-11蘭州新區警方發布緊急預警:春節期間 謹防冒充“領導”詐騙
- 2021-12-30近期網絡貸款詐騙高發 蘭州市反詐中心提醒市民
- 2021-11-29民勤公安“七個一”預防電信詐騙
- 2021-08-19反詐宣傳見成效 甘南民警成功阻止一起電信詐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