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法治陽光照亮成長之路 ——省司法廳打出“組合拳”推動青少年普法工作提質增效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亞明
青年強,則國家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zhàn)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tǒng)全面組織實施全省“八五”普法規(guī)劃,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擺在全民普法突出位置,既注重補足短板弱項、以法治方式解決當下青少年法治教育突出問題,又立足常態(tài)長效、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奏響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大合唱”,著力在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針對性、實效性上邁出新步伐,讓法治陽光照亮成長之路。
統(tǒng)籌協(xié)調突出“實”,擰緊青少年普法“責任鏈”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我省充分發(fā)揮司法行政部門法治宣傳教育統(tǒng)籌協(xié)調、督促指導作用,以法治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持續(xù)筑牢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層基礎。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作為全省“八五”普法重點內容和重點人群,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指導省、市、縣、鄉(xiāng)四級教育系統(tǒng)普法工作組織,推動青少年普法工作齊抓共管。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聚焦青少年普法重點內容、隊伍陣地、制度機制等6個方面,構建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體制。
今年2月24日,蘭州市第六十五中學開展“開學第一課”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邀請法治副校長以現(xiàn)場講座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為我校學生講授一次青少年專題法治課,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
近年來,我省積極推動法治副校長制度實職化運行,構建法治副校長選聘、考核、激勵、退出全鏈條管理機制,推動青少年普法“家校社”融合、“中小幼”貫通。
同時,省司法廳緊盯問題督責,進一步實施普法責任制聯(lián)席會議、提醒告知、履職評議、年終考評等一攬子舉措,切實完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考評制度,將落實青少年普法工作情況作為省管班子和省管干部推動法治建設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等考核,并通過法治督察、專項檢查等方式,督促指導各級各相關部門以法治方式解決學生欺凌、暴力傷害等問題,逐步形成“分工負責、合力推動、檢查督促、評估反饋”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閉環(huán)管理模式。

青少年參觀平涼涇川縣汭豐鎮(zhèn)鄭家溝村黨史展館。
整合力量突出“優(yōu)”,織密普治融合“保護網”
“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廣大青少年……”去年6月30日上午,甘肅省2022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啟動。
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是我省堅持力量聯(lián)合、資源整合、工作融合,推動建立政府、司法機關、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的一個縮影。
為護航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省司法廳聚焦校園欺凌和青少年違法犯罪等實際問題,及時出臺“學法守法·健康成長”專項行動方案,在全省部署“送法進校園”“十百千萬法育‘未’來”等普法活動,開展線索排查、依法處置等工作,筑牢學生和校園安全基礎。各市州結合“護苗”等專項行動,普遍開展“送法進校園”“護校安園”系列活動,金昌市出臺加強未成年學生安全保障工作指導意見,天水市建立中小學法治教育領導小組和5個專責工作組,促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地落實。
針對青少年的普法活動,如何能更加貼近青少年、更加有活力,達到更好的普法效果?
我省司法行政部門積極探索,緊密結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特點,綜合運用以案釋法、模擬法庭等方式,推動開展“開學法治第一課”、民法典進校園、進家庭和校園周邊網絡、文化、食品等環(huán)境治理活動。持續(xù)拓展普法載體,開辟法治教育“第二課堂”,將青少年普法融入法治文化建設和法治實踐,累計建立法治教育基地(教室)932個、法治文化公園、法治長廊等普法陣地4.5萬余個。進一步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搭建“報網端微屏”新媒體普法矩陣,促進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日常。

甘州區(qū)南街街道開展假期青少年“學法守法健康成長”法治宣傳活動。(均為資料圖)
分類施策突出“準”,共繪關愛保護“同心圓”
青少年是家庭的未來,更是民族的希望。
我省堅持以法治方式關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構建社會多元參與的青少年法治服務格局,為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
今年1月,張掖市甘州區(qū)南街街道西來寺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寒假期間組織青少年開展了“學法守法健康成長”法治宣傳行動,為轄區(qū)青少年和未成年人送上了一份“法治大禮包”。
開學季、寒暑假,類似的活動在全省各地普遍開展。我省把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文明實踐、矛盾調解、校園安全治理等服務,在全省建立專業(yè)家庭糾紛調委會84個,化解涉青少年矛盾糾紛1.2萬余件,推動婦聯(lián)等部門開展“小手拉大手”等關心關愛活動500余場次,協(xié)調推動公安部門全面落實“護學崗”和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三見”措施,協(xié)調法院、檢察院、公安、教育等部門落實法治副校長制度,全省配備中小學法治副校長1萬余名,覆蓋率達到98%以上,為保障學生安全和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法律服務、司法辦案全過程,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省86個縣(市、區(qū))實現(xiàn)了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網絡和實體“三大平臺”全覆蓋,組建青少年法律援助專業(yè)團隊,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為廣大青少年提供24小時便捷化法律服務和法律咨詢。
司法保護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最后一道保護線。
我省司法行政部門聯(lián)合法院、檢察院、團委、婦聯(lián)等部門,開辟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綠色窗口”,為青少年合法權益提供全鏈條、多渠道、無縫隙的聯(lián)動保護機制,護航廣大青少年健康茁壯成長。
- 2023-04-27靜寧公安交巡警:“查、控、巡”三字訣 集中整治管制刀具專項行動
- 2023-04-27淵泉派出所“三精”舉措強勢構建反詐工作新格局
- 2023-04-20蘭州“數(shù)字警務”助推公安核心戰(zhàn)斗力提檔升級
- 2023-04-20一季度甘肅公安追贓挽損73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