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鎮閆西村原黨支部書記李鎖軍違規套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規侵占資金已退還。”
“天水市秦安縣魏店鎮陳寨村原黨支部書記陳代勝侵占村民惠農資金,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規侵占的資金已退還。”
.......
2019年以來,甘肅省天水市紀檢監察機關把抓好扶貧領域監督作為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重大政治任務,緊盯監督第一職責,關口前移精準發力,大力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2019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92起,處理527人,黨紀政務處分298人,公開通報曝光扶貧領域違紀人員190人。
“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養命錢’,決不能讓有些人動歪心思,做手腳。要把監督貫穿于扶貧領域的全過程,盯著每一分扶貧資金都裝進貧困群眾的口袋。”天水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沉下去監督,資金到戶后監管無盲區
“大伯,天氣越來越冷了,給家里添置些煤炭吧,低保資金已經打到您的卡上了,您收到了嗎?”近日,天水市某區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在走訪時與低保戶老劉拉起家常。
老劉看著周圍沒有人,小聲跟幫扶工作隊隊員說:“錢打到卡上了,自己拿到了一部分,給了村支書一部分,畢竟咱們求人家申報呢!”簡單的對話,引起了幫扶工作隊隊員的注意。
“這是黨和政府給您的政策補助,村干部憑什么要啊?” 幫扶工作隊隊員立即將此問題反映到鎮紀委。
連日來,在天水市的農村,到處可以看到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走出辦公室,走進百姓家里查訪的身影,這也是深入扶貧一線、下移監督重心,緊盯扶貧領域資金和惠民惠農項目開展“三訪三查”工作的寫照。
鑒于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大多發生在資金到戶后存在的監督缺失問題,市紀委監委創新監督模式,堅持“三訪三查”,即:行業主管部門電話回訪,駐村幫扶工作隊遍訪,鄉鎮片區干部互訪,村監委會交叉檢查,鄉鎮紀委交叉互查,市縣紀委監委重點抽查,織密織牢監督網絡。
為全力消除資金到戶后無人監管的盲區,天水市還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采取信訪前哨到村、廉政監督員到村、紀檢監察干部到村、紀法宣傳到村的“四到村”方式,用群眾方法、群眾力量發現和解決發生在基層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提高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監督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監督效果。
“尉金是我們村的村支書,可是他卻享受了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資金。”今年4月,根據群眾反映,甘谷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五家河村黨支部書記尉金違規侵占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的問題,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張家川縣扶貧辦實施胡川鄉深坷村村組道路硬化項目過程中,對施工和監理工作疏于監督檢查,對施工企業違規轉包工程的問題沒有查糾,致使該工程發生質量問題。
“這條道路硬化好沒多長時間,路面就塌陷了。”“就是啊,工程隊在修路期間也沒有人監督,也就是趕了工期。” 群眾對此議論紛紛,意見很大。
收到群眾舉報后,張家川縣監委給予分管該項工程項目組時任縣扶貧辦副主任馬暉政務警告處分,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
運用大數據,監督有了“火眼金睛”
“扶貧補貼項目繁雜,程序單一,傳統監督手段較少,有些基層干部在發放中鉆空子,滯留、挪用、擠占、套取、虛報冒領常有發生,有的村干部甚至違規持有幾張‘一卡通’。”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一針見血點出了存在這一問題的原因。

武山縣紀監委干部督查扶貧資金到位情況
為了提高扶貧領域監督質效,天水市紀檢監察機關充分運用技術手段,通過大數據分析將監督關口前移。運用大數據消除扶貧領域監督盲點,助推扶貧領域日常監督、追責問責和以案促改工作提質增效,確保扶貧政策落實到位,資金足額發放到群眾手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張家川縣馬關鎮上河村一村民在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上查詢養老保險金發放情況時,無意間發現已經去世的父親每月仍在領取養老保險金。隨后他將相關問題反映到縣紀委監委。
通過大數據比對核實,縣紀委監委發現上河村原村書記竇某言冒領養老保險金問題線索。2019年7月,縣紀委給予竇某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冒領資金全部退還。
為確保扶貧信息全面準確,天水市五縣兩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管理監督,打破各部門信息壁壘,綜合群眾身份戶口信息、住房車輛等財產信息、貧困傷殘等救助信息,讓群眾隨時隨地查詢產業補助、醫療保險、低保金、危房改造補助等惠民項目資金發放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將監督關口前移,確保惠農惠民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天水市還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通過比對分析監督資金撥付進度、用途、整合情況、使用效率等,研判是否存在虛報項目套取資金、違規使用資金等問題,發現并提供問題線索,不斷提高監督質效。
“按照魯班民的條件,他不應該享受二類低保啊!”清水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利用該縣大數據平臺與民政部門低保對象信息進行比對時發現了疑點。
經核查發現,白沙鎮魯溝村黨支部書記魯培成在農村低保評定中,優親厚友,違規把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其弟納入了二類低保,共違規領取低保資金8475元。2019年2月,清水縣紀委給予魯培成黨內警告處分,違規領取的低保資金全部上交財政。
2019年,天水市全面推廣應用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錄入基礎數據266.76萬筆、項目3545項、政策376項,實現了惠民政策、項目、資金“最后一公里”管理監督陽光高效。
建立長效機制,織密織牢監督網
“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是長期的事,要拓展監督維度,通過推動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并舉,讓監督更精準。”天水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建立健全扶貧領域長效監督機制,確保脫貧攻堅各項任務順利實施。
市紀委監委落實“市級統籌、縣鄉主抓、逐級負責”的工作責任制,加強內部分工協作,形成黨風政風監督室抓總、監督檢查室抓片、機關職能室抓點的內部工作機制,在推行一年兩例會、一月一報告、公開通報曝光、定期分析研判等有效做法的基礎上,建立直通基層的月統計匯總、季分析通報、半年總結點評制度等。
“老任,你們家的幫扶干部是誰?今年來家里幾次?幫你們解決了什么問題?”天水市紀委監委督察組工作人員向秦安縣魏店鎮贠灣村貧困戶老任了解幫扶工作情況。
“小何呀,是咱們市紀委的一個小伙子,經常到我家里來,不僅幫著干活,還經常幫我看一下‘一卡通’上錢發得夠不夠......”秦安縣魏店鎮贠灣村任養軍是市紀委監委重點幫扶對象,說起幫扶的事,他高興地告訴督察組工作人員,在市紀委監委的幫助下,他家于2019年10月就順利脫貧,今年幫扶干部還幫助解決了孩子看病的問題,讓他十分暖心。
監督幫扶干部認真履職,正是《天水市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督戰作用進一步強化扶貧領域監督的工作方案》中的一項。
據悉,市紀委監委制定工作方案,從扶貧領域責任履行、制度執行、政策落實、權力行使等方面羅列出監督細項,制作完善了責任清單,推動解決思想認識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力、工作效能不高、問責效果不好、“治”得不深等問題,為精準開展監督、精準發現問題提供靶向。
同時,該市從查處的案例中發現,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主要集中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風不實、監督不力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天水市不斷創新監督機制,常態化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確保扶貧項目資金流轉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什么地方問題反映突出,就把監督的重點跟進到哪里,形成“可追溯、可倒查、可監控”的三位一體監督機制。
秦安縣開展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排查及干部下訪倒查活動,將監督的“探頭”延伸到一線,推進入戶訪查全覆蓋。
武山縣運用鎮村兩級微信群公示村務信息,方便群眾咨詢,起到良好的監督效果。
“我們將進一步精準延伸監督觸角,強化監督力量,完善監督機制,持續推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常態化、制度化。”天水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供稿 李景云 編輯 王彬 陸旸)
相關新聞
- 2019-10-15天水:讓“一卡通”真正成為“明白卡、幸福卡”
- 2019-09-26天水市委第六輪巡察對11家單位開展常規巡察
- 2019-09-17天水:用好曝光利器 整治“四風”頑疾
- 2019-09-03天水:制定查處誣告陷害行為辦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