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汀溪鄉紀檢監察干部在汛期農業產業受災嚴重時期,檢查已脫貧戶受災產業補助政策落實情況,防止因災返貧現象發生。翟澤勝 攝
入汛以來,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在部分地區,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的風險加大,必須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精準扶貧,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如何立足職能職責,把脫貧攻堅監督抓到底、抓到位?來看各地的做法。
在監測上發力,督促完善監測預警機制
防止返貧的關鍵是要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災情、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提前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以及脫貧摘帽后“四不摘”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建立健全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機制,實現精準預警、靶向幫扶。
今年6月,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及時防范化解因洪澇地質災害等返貧致貧風險的通知中提出,要全面梳理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易發生返貧致貧的風險點,實行動態管理。對符合條件的因災、因疫、因病、因殘等返貧致貧人口及時錄入監測系統,采取針對性措施幫扶。
一些地方和部門正探索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建立完善返貧致貧的監測預警機制。安徽省蕪湖市紀委監委統籌災后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工作,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核心指標,會同基層干部逐戶逐人逐項排查走訪,將最新情況及時錄入安徽省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加強監測幫扶,實行動態管理,切實防止因災致貧返貧。對受災群眾特別是貧困戶、邊緣戶和“兩驟戶”實行災后重建“一戶一方案”,制訂幫扶政策,加大幫扶力度,確保貧困群眾不因災改變脫貧時間、降低脫貧標準、影響脫貧質量,確保邊緣戶不因災致貧。
洪水來襲,不少群眾的生活設施被損毀,必須全面排查基礎設施隱患,加快損毀房屋、道路等扶貧項目的維修重建工作,確保貧困群眾的住房和飲水安全有保障。“我們將督促住建部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汛情影響,對新增、返危住房做到即增即改、動態清零。”駐住建部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人介紹。住建部及時在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手機APP中新增“災情上報”模塊,要求各地進行實時動態監測,發現因災返貧或住房因災損毀情況及時上報并妥善處置。駐住建部紀檢監察組還將督促建立維修管護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常態化監測機制,研究解決有致貧返貧風險的貧困邊緣戶群體的住房安全問題。
要讓監測更為有力,線上、線下需要共同發力。結合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近期易發多發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實際,聚焦防止貧困戶因災返貧要求,今年6月開始,在用好大數據監測系統基礎上,阿壩州紀檢監察機關聯合扶貧開發、民政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13個縣(市)、174個鄉鎮、1100余個村開展拉網式督查,重點圍繞解決因災返貧問題、對脫貧戶返貧風險點監測及后續精準幫扶措施落實等方面開展監督,及時督促相關部門建立返貧致貧風險防控、防范返貧致貧預警、致貧風險幫扶、致貧風險支撐四項機制,將因災致貧、返貧等特殊原因新增貧困戶納入幫扶范圍。截至目前,督查組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15個。
掌握了返貧致貧預警信息后,還要加強動態幫扶。重慶市豐都縣紀委監委構建的縣紀委監委、鄉鎮紀委、村級監察監督員三級監測機制,將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納入監測范圍,對其住房、就醫、教育、就業等情況進行監測。該縣紀委監委成立3個檢查組,通過監督檢查、入戶回訪,督促有關鄉鎮、幫扶部門和幫扶責任人及時研究措施,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幫扶,以有力監督促脫貧防返貧。
在“輸血”上精準,緊盯扶貧政策落實
面對災情、疫情沖擊,可能發生返貧致貧的,必須發現一戶監測一戶幫扶一戶。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圍繞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職能部門監管責任落實情況等跟進監督,督促相關部門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確保每一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防汛扶貧兩手抓、兩不誤。
“您現在身體怎么樣?目前生活上還有什么困難嗎?房屋倒塌的賠償款收到了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蔡家橋鎮紀委書記胡欣欣撥通受災戶楊大姐的電話詢問道。
“賠償的錢我已經收到了,幸虧有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這才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楊大姐家中的房屋在近期的洪澇災害中倒塌,本就生活不算富裕的一家老小一時間愁眉不展,保險公司送來的理賠款猶如雪中送炭,讓她重拾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自入梅以來,安徽歷經超歷史記錄的60天梅雨期,雨情急,汛情猛,險情多,災情重。省紀委監委緊盯受災群眾和企業急、憂、盼事項,及時印發《關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推動做好災后救助幫扶監督工作清單》,圍繞“8個緊盯10項監督”,部署推動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和受災群眾救助幫扶監督工作。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據監督工作清單,督促各地各部門妥善做好貧困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宣城市、縣兩級紀委監委第一時間成立多個督查組,以“四不兩直”方式對相關單位、鄉鎮在推進災后重建工作中的紀律執行及救災款物發放等情況開展精準監督檢查,以監督壓實責任。同時,充分發揮信訪作用,及時排查核實災后重建中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加大相關案件查辦力度,對災后重建工作中玩忽職守、敷衍塞責、截留克扣、貪污私分等行為一查到底。
“截至目前,我村農業受災面積62.8公頃,其中水稻、煙葉等農作物經濟損失22.24萬元,被沖毀的雞頭嶺大橋接線工程以及邵村、包村、梅村三個村民組的河岸護坡等基礎設施類經濟損失達584.5萬元。”在宣州區黃渡鄉安蓮村,鄉紀委書記鄒有紅正在監督檢查村干部逐戶核實受災情況,確保查災到位、核災精準,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在“刀刃”上,力爭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帶來的影響。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月中旬突發的疫情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影響。
“安置區共有蔬菜大棚1300多座,搬遷到此的2962戶老百姓,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靠蔬菜種植。受疫情影響,個別農戶種植的蔬菜一度滯銷。”在新疆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喀什地區葉城縣阿克塔什安置區,該縣紀委監委督導組深入一線檢查疫情防控工作。為了讓安置區居民生產生活有序展開,督導組及時督促鎮黨委、縣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解決銷售難題。目前,鎮進菜中心和縣蔬菜批發代售點已與農戶簽訂長期供貨協議。
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督促落實疫情防控期間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保障措施,積極協調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困難訴求等方面入手,緊緊圍繞政策落地、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在一線解決。策勒縣紀委監委整合監督力量、優化監督方式,采取“5+2”模式,即5個監督組專門負責檢查疫情防控、2個監督組專門負責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監督。每到一地,監督組在嚴肅疫情防控紀律的同時,要求各鄉鎮紀委定期到貧困戶家中查看,梳理貧困戶的生產生活需求和困難,并協調督促鄉鎮、村干部及時幫助解決問題,通過精準監督助力脫貧攻堅。
在“造血”上用心,圍繞保就業發力
洪災發生后,不少當地群眾尤其是貧困戶的莊稼被淹、收成受損,就業和產業發展發生變化,收入減少。把收入補上來,就業是最有效最長久的增收方式。“扶上馬送一程”,圍繞保就業發力,讓脫貧戶持續增收,化解因疫因災致貧返貧風險,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工作中重點關注的內容。
“錢嫂,新工作上手了嗎?”“干得很好,每個月都可以拿到錢,還能就近照顧家里……”近日,湖北省赤壁市紀委監委干部對貧困戶就業情況進行跟蹤回訪。
錢嫂是赤壁市蒲圻街道金潭村貧困戶,因腿部殘疾一直無法就業,平時還要負擔治病費用。市紀委監委在督查脫貧攻堅工作時,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協調赤壁市人社局核實錢嫂是否符合公益性崗位安置條件。經核實后,就近安置在本村保潔公益性崗位。
“目前我市像錢嫂這樣的就業困難人員有多少?人社局等單位在落實貧困戶就業過程中是否存在履職不力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督查組向扶貧辦、人社局等部門提出“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防止因疫返貧”的問題整改建議,并督促人社局深入鄉鎮、村組,對因疫情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情況進行摸排,根據就業意向建立臺賬,有序組織勞動力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
在督查組的監督推動下,相關單位認真檢視問題,精簡公益性崗位申報材料、簡化辦事程序、優化審批流程,增設了便民服務、環境衛生、政策宣傳等8個公益性崗位。今年以來,共設置精準扶貧人員公益性崗位2688個,新增公益性崗位1104個。人社局創新工作方法,聯合企業組織社區小型招聘會,將招聘信息送到居民家門口。通過“搭建平臺、社保減免、穩崗返還、就業補貼及扶持創業”等系列舉措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刺激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市紀委監委不定期對安置后的公益性崗位貧困戶進行跟蹤回訪,及時向相關單位反饋發現的問題。加大監督執紀力度,嚴防套取公益性崗位補貼、人情安置等問題。
針對受疫情影響的產業扶貧項目,廣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靠前監督,對有關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督導,解決貧困戶就業難題。
揭陽市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成立3個專項督導組,對全市產業扶貧項目進展情況開展監督。督導組在揭西縣走訪核查時發現,扶貧資金已到位的一些產業扶貧項目卻遲遲不見落地,資金使用嚴重滯后。“揭西縣扶貧資金量很大,有種植茶葉、養豬養雞等26個種養扶貧項目,有些還沒有上馬。”揭陽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此,督導組約談縣委有關負責同志,督促克服疫情影響,壓實責任,為扶貧項目審批開辟綠色通道。
保就業需要市場主體加力馳援。多一家企業開工就能多一些就業機會,少一些因失業返貧致貧的風險。
“一個月能拿到三四千塊錢,既照顧了家,又可以陪伴父母和孩子。”正在湖北省通城縣關刀鎮關刀村藍極星廣告扶貧“微工廠”上班的貧困戶方敏麗說。今年以來,通城縣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個體戶等各類經營主體在村組建立扶貧“微工廠”,為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創造條件。為確保這一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該縣紀委監委加大監督力度,圍繞扶貧“微工廠”項目選址、項目審批、貸款支持、建設推進等,對有關職能部門履職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扶貧“微工廠”建設合規、高效推進。截至目前,該縣建設扶貧“微工廠”60余家,吸納800余名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田心)
相關新聞
- 2020-08-25武漢:緊盯養老領域補貼發放問題強化監督
- 2020-08-11貴州召開述責述廉會議 推動派駐監督提質增效
- 2020-08-11健全制度 統籌力量 山東強化省直單位日常監督
- 2020-08-03浙江對檢舉控告人加強保護 保障監督權利有效行使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