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以史鑒今,善于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黨史的學習研究,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清醒劑、營養劑,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在學習黨史中守初心、擔使命。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正是由于始終堅守這個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這個初心和使命,體現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體現在不怕犧牲、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中,體現在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堅強意志中,體現在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魚水深情中,體現在每一名黨員自覺堅持的黨性修養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天我們學習黨史,就是要從中解讀我們黨的初心,增加踐行初心使命的自覺。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懷崇仰之情、恭敬之心,在學習黨史中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恪守人民情懷,勇擔歷史重任。
在學習黨史中鑒得失、知興替。黨史記錄了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如何克服不同風險挑戰、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經過,是黨的智慧、經驗與教訓的總匯,是一部“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的厚重史書。如果學習了我們黨在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時上、下井岡山的抉擇,就能深刻認識到實事求是的極端重要性;如果聽懂了解放戰爭時期黨中央用電臺指揮全黨時“嘀嗒、嘀嗒”的發報聲,就能對始終強調全黨自覺服從中央有更深切的體會。“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今天的中國,站在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關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應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通過對黨史的學習獲得思想啟迪、知識武裝,提高本領、指導工作、推動實踐。
在學習黨史中明方向、強自信。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奮斗中,經歷千辛萬苦,克服千難萬險,終于找到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現代化建設道路,這就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辟出來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積淀的基礎上、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開辟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重溫百年黨史,真正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我們能更清醒地認識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更深刻地理解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更深切地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而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
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人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對黨的歷史把握得越科學越透徹,我們就越能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越走越寬廣。(郝思斯)
- 2021-02-18廣安觀潮 | 不負好春光
- 2021-02-04廣安觀潮 | 牢記十個嚴禁 嚴肅換屆紀律
- 2021-01-29【廣安觀潮】在監督執紀中體現教育挽救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