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公務員招考公共科目筆試落下帷幕。據媒體報道,今年的“國考”題目繼續關注國家的大政方針與時政熱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百年黨史、“七一勛章”獲得者先進事跡,以及政務處分法、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黨紀國法內容都出現在試卷中。作為邁向公務員隊伍的第一道關,“國考”體現了新時代公務員隊伍鮮明的選拔和用人導向,也讓青年人從準備進入公務員隊伍之時就感受到政治素質的標準和要求。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選用什么樣的干部,關系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影響干部隊伍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對黨員干部提出要求,從“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從“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這些要求,豐富了好干部標準的時代內涵,為選拔任用干部指明了方向。
以國家大事命題,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應有之義。通過“國考”選拔的人才,將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具體執行者,擔負著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的重要任務。無論身處什么崗位、履行什么職責,除了要具備相應的學歷、知識結構,更要胸懷“國之大者”,做到時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人民服務,才能更好地傾聽民聲、為民辦事。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國考”題目考察政務處分法、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法律法規相關內容,不僅旗幟鮮明地釋放嚴格監督管理公務員的信號,也讓考生從選擇報考的那一刻起,就自覺向公務員的標準看齊,主動接受理想信念、黨風廉政教育,系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引導考生始終保持對黨紀國法的認識與敬畏,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格按黨紀國法辦事;嚴于律己、慎微慎獨,做清正廉潔、拒腐防變的表率。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接續奮斗,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就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對于通過考試獲得公職的青年人來說,“國考”只是一次選拔考試,而人生大考卻是千里之行剛剛起步。初心為民、志在家國,那些試卷上的激昂文字,終究要在未來日子里,以奮斗書寫在祖國大地上,以實干書寫在偉大事業的新征程中。(作者: 齊銘 )
相關新聞
- 2021-12-01斡旋受賄還是違規從事有償中介活動
- 2021-11-29便民熱線要暢通更要辦實事
- 2021-11-26論如析薪 貴能破理
- 2021-11-26廣安觀潮|凝聚團結奮斗的民族力量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