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經過處理的華盛頓特區種族人口分布衛星圖像(2020年)。 (圖片來源:新華網《衛星調查:美國城市陷入分裂》)
近日,新華社發布衛星調查,通過商業衛星影像、公開的人口普查統計、POI(地圖信息點)等一系列數據,分析發現美國城市發展并未改變“種族隔離”:無論如何擴張和變化,種族歧視帶來的分裂始終存在,絕大多數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只能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社區”。
衛星影像圖計算美國各大城市不同區域中不同膚色人種的比例,用顏色進行標注,白人占比越高的社區藍色越淺,有色人種占比越高的社區藍色越深。可以發現,華盛頓以河為界出現了鮮明的對立:一邊淺藍甚至發白,一邊則是廣闊的深藍。在紐約,在底特律,在費城……通過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能夠看到,每一座美國城市幾乎都有一顆“深色心臟”,或者存在華盛頓特區這樣截然分明的對立。
結合歷史分析,幾十年過去了,雖然美國有色人種數量快速增加,但城市更加明顯地走向分裂。很多城市,白人向郊區搬遷,以黑人為主的有色人種則“接手”白人退出的地方、逐漸占據老城區。在紐約州的布法羅、在底特律等都有這種情況。郊區化是“美國夢”的象征之一,但是,有色人種特別是黑人,一開始就被排除在郊區化運動之外。美國政府一些部門還曾通過種族限制性契約,如禁止將特定區域的房產出售、出租和轉讓給黑人,以及貸款政策偏向等,加劇了“種族隔離”。
空間上的隔離導致不同種族社區獲得的公共服務、資源、政策支持也是不公平的。有色人種社區與白人社區,區域內醫院密度存在明顯差異。2021年9月,颶風艾達給美國帶來災害,著名的有色人種社區,位于紐約皇后區的南牙買加社區,遇難者數量全市最多,卻只有一家公立醫院。而與該社區面積相當的上東區則分布著7家醫院。衛星遙感還顯示,教育資源不均很常見。比如,白人占比70.3%的小學與非裔占比63.1%的小學,前者有大片綠地、4個網球場及棒球場等寬敞的戶外空間;后者不僅面積相去甚遠,而且往往只有一塊足球場。
衛星影像是一個縮影,照見的是美國對黑人等少數族裔的歧視依然系統性存在。在數據地圖中,美國城市“黑白分明”愈演愈烈,不同膚色涇渭分明,“機會平等”只是少數人的狂歡,民主與平等極其有限。不公是如此明顯,從太空或者利用公開數據都可清晰觀察,所謂“美式民主”再次現出了原形。(蘭琳宗)
相關新聞
- 2022-01-11年關更是廉關
- 2022-01-072022,走好新的趕考路
- 2022-01-07廣安觀潮 | 堅定理想信念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 2022-01-07本報評論員|準確把握全面落實《條例》 推進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