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監察法實施條例第二百零七條規定,對于涉嫌行賄等犯罪的非監察對象,情節較輕,經審批不予移送起訴的,應當采取批評教育、責令具結悔過等方式處置。筆者結合實踐,就如何理解和適用“責令具結悔過”談幾點體會。
責令具結悔過的性質和內涵。責令具結悔過是指對于犯罪分子進行刑罰以外的其他處置方式之一,雖不涉及當事人的人身權利,但卻是一種影響當事人聲譽的處理形式。從語義來看,責令具結悔過就是責成、命令某人對自己的過錯進行反省,回憶檢查自身思想和行為上所犯的錯誤,進一步反思錯誤的原因,保證今后如何改正不再犯錯。
責令具結悔過的適用對象。實踐中,行賄人可分為公職人員和非公職人員兩類。對于公職人員行賄的,根據監察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除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外,應及時作出黨紀政務處分。對于非監察對象的,才可以采取責令具結悔過的方式處置。非監察對象還包括黨員與非黨員兩類,其中對具有黨員身份的,根據黨紀處分條例相關條款,應當給予黨紀處分。因此,責令具結悔過的適用對象為非黨員的非公職人員。
責令具結悔過的前提條件。根據監察法實施條例規定,采取責令具結悔過的前提是,相關人員涉嫌行賄等犯罪,但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性質、手段、后果、時間節點、認罪悔罪態度等情況,認為情節較輕。換言之,監察法實施條例規定的責令具結悔過是一種對犯罪行為非刑罰化的處置方式,不能適用于非犯罪行為。但需要注意的是,責令具結悔過不僅適用于涉嫌行賄罪人員的處理,還適用于與此相類似的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等犯罪行為的處理。另外,關于何為“情節較輕”,實踐中既要參照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關于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進行把握,如對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行賄行為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等,同時又不能局限于上述規定,而應主要從政策層面來把握,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性質、手段、后果、時間節點、認罪悔罪態度等情況來認定。
責令具結悔過的程序規范。對擬不予移送起訴,采取責令具結悔過方式處置的案件,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實踐中,在主案調查工作結束后,應當由案件審查調查部門集體研究后,將擬對涉嫌行賄等犯罪的人員采取具結悔過方式處置的處理意見和理由等,連同調查報告等材料一并移送審理。審理部門應當對上述處理意見嚴格審核把關,與主案審理意見一并上報審議。經批準后,由審查調查部門制作《關于責令**具結悔過的決定》,并進行宣布、執行,并由被責令具結悔過人簽名、捺印后歸檔。被責令具結悔過人應按照要求,嚴肅認真撰寫《具結悔過書》,結合個人和問題實際情況,深刻懺悔反思,表態要嚴肅認真。(周玉龍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紀委監委)
- 2022-09-28嚴肅處理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問題
- 2022-09-26思想引領 十年變革 學習詞典 | 鄉村振興
- 2022-09-13運糧集裝箱里的“斂財術”
- 2022-09-05他在“榜一大哥”的虛幻中迷失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