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和新時代以來的10年,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這10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黨和國家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年來的“戰略性舉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進行概括,其中包括:“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
“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作二十大報告,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岳峰代表把這一表述重點圈了出來。
長江,我們的母親河,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然而,歷經長期過度開發,“長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江生態環境問題,要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作出長江十年禁漁的重大決策。
長江干流馬鞍山段的薛家洼,環境問題一度突出。張岳峰介紹,2019年5月初,馬鞍山十年禁漁“首戰”在此拉開,到5月底,薛家洼所有漁民全部上岸。隨后,馬鞍山市域內長江干流、支流退捕工作全面展開。按照上岸漁民有房住、有工作、有社保、有學上、心情舒暢“四有一暢”工作法,不到三個月,拆解各類漁船5147條,退捕漁民2984戶、涉及漁業人口10757人。以薛家洼為突破口,馬鞍山實施23公里長江東岸綜合整治,實現長江東岸從“濱江不見江”到“城市生態客廳”的美麗蝶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生態之變”,彰顯“布局之變”。
時針撥轉到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式形成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方略更加完善、發展目的更加明確、發展內涵更加豐富、發展道路更加廣闊。
從“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一子落而滿盤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帶動中國式現代化全面發展、全面進步。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同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逐步形成、協調推進——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首次以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公開將“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并提出;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個明確”中,就包括了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全局上確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部署,豐富和發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路丙輝代表說。
“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相互促進、統籌聯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相互促進、統籌聯動,要協調貫徹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生態文明、和諧社會,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把各方面聯系起來分析、統籌起來謀劃。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一個有機整體。
山東德州大于集村,國家級農村社會經濟調查觀察點,全村40個記賬戶36年如一日,堅持寫下千余本“手賬”。10年來的“收支賬”,寫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耕耘收獲;10年來的“兜底賬”,記錄社會建設加速補齊民生短板;10年來的“環保賬”,訴說生態文明建設描畫美麗鄉村……放眼全國,越來越多的“大于集村”,在促進各方面布局協同推進、統籌聯動中書寫華章。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統一于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這是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路線圖,也是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任務書。
——“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淬火成鋼,黨旗高揚。這十年,從“一個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的全面深化改革,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法治建設,都離不開全面從嚴治黨鍛造領導核心、提供根本保證。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一個科學體系,相互間有緊密的內在邏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抓手。必須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
——協調貫徹好“兩個布局”。
非凡十年,把握經濟建設這一根本、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一組組數據振奮人心:“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一百一十四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百分之十八點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三萬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萬一千元”“九百六十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七十八點二歲”……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每一個方面都是有機聯系的,都要將其作為有機統一體來統籌把握,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漸進和突破相銜接、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不斷推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更好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代表們表示,要堅定信心、守正創新,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把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定盤星。
“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作二十大報告,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常委、東鄉族自治縣委書記馬秀蘭代表對這句話感觸深刻。東鄉曾是全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隨著黨中央脫貧攻堅戰役打響,長期困擾東鄉群眾的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迎刃而解。東鄉的蝶變,充分體現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顯著優勢。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必須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圍繞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進行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謀劃,加強對各項舉措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的研究,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普遍與特殊、總體與部分、守正與創新的關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正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每一個方面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始終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湖北省荊門市委書記胡亞波代表表示。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必須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堅持中國道路,不斷展現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蓬勃生機。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綠色發展……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道路指引布局,布局支撐道路?;赝麃砺罚覀兂晒ν七M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眺望前路,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氣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必須體現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方向要求,使“道路”和“布局”同頻共振、互為支撐,激發更大能量。(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 2022-10-20學深悟透明方向 凝心聚力抓落實——甘肅紀檢監察干部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三)
- 2022-10-20“夢中的草原又回來了”
- 2022-10-20團結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黨的二十大代表討論二十大報告
- 2022-10-16甘肅省紀委監委2022年內部督察工作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