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每個黨員干部都能夠依規依紀依法辦事,哪怕我們以后沒有案子可以辦!”這位希望以后無案可辦的人,正是定西市隴西縣紀委監委的辦案能手——近日榮膺“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的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潘蕙蘭。

潘蕙蘭(左一)在鞏昌鎮河那坡村走訪群眾,了解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情況。
柔肩擔道義 執紀為人民
2017年12月,在縣檢察院從事懲治職務犯罪工作多年的潘蕙蘭轉隸到縣紀委監委工作。
崗位不同,使命依然。
“案子既然交到我手上,我就必須向組織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就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腐敗分子!”潘蕙蘭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她先后主辦及參與辦理了一系列重大復雜案件,其中主辦的張某挪用公款案為隴西縣紀委監委第一起留置案件;主辦的李某、吳某二人貪污、受賄、挪用公款、詐騙案,是縣紀委監委辦理的涉案金額最大的案件。
而這起在2020年辦理的李某、吳某案尤為驚險。李某因躲避巨額債務,加上臨近退休,基本不在單位出現,其電話也經常處于關機狀態。旁證材料雖然越來越充分,但李某卻一直不見蹤影。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潘蕙蘭通過對李某的社會關系進行抽絲剝繭般細致梳理,了解到近期李某在其天水的臨時住處出現過。為避免李某外逃,她及時向委領導匯報后,果斷帶領專案組人員和公安干警赴天水尋找李某。期間,李某釋放“煙霧彈”,向同伙吳某打電話透露其有輕生的念頭后再次關機,而辦案人員在其臨時住所也查找未果……
頂著巨大壓力,潘蕙蘭與全體辦案人員再次研判,終于發現李某在天水市的另一藏身處。與公安干警經過連夜蹲守,次日6時許,終于發現了要外出的李某,成功將其帶回隴西。
李某最終受到了應有的紀法懲處,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罰金72萬元!
實干寫答卷 履職盡擔當
在辦好大案要案的同時,潘蕙蘭也不放過任何一件侵害群眾利益的“小案子”。有一次,在辦理其他案件時,細心的潘蕙蘭發現一起學校校長隱匿愛心捐款、未按約定利用學校食堂給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的線索。
問題雖小,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如無人過問,這筆捐款極有可能被侵吞。潘蕙蘭在查清問題真相后,及時督促該校長退還了貧困學生的營養餐費,保障了孩子們的切身利益。
而這樣的“小案子”,她還辦理過40多件。

潘蕙蘭(右一)在甘肅隴之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走訪調研了解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潘蕙蘭說,只有忘記心中的“小我”,才能做到思想行動上的無私無畏,才敢于同腐敗分子作堅決徹底的斗爭。
在辦理一起案件時,一名關鍵涉案人員在調查初期就主動坦白了其所參與的全部違紀事實。他坦言,在紀檢監察機關第一次找他談話后,就害怕事發,在多方打聽了解案件承辦人潘蕙蘭的各種信息后,認定案子會被一查到底,也會做出公正的處理,就果斷放下心理包袱,積極配合案件查辦。
潘蕙蘭用她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信任,贏得了違紀人員的敬畏。
勤學苦鉆研 匠心育新人
反腐敗斗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而紀檢監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需要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有堅定的政治擔當和過硬的業務能力,才能積極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
潘蕙蘭從來沒有放松過學習,從基本的黨紀法規、最新的政策要求,到各部門的業務知識,她都了然于心。她說,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新時代改革發展要求,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較真碰硬。
潘蕙蘭也同樣注重對年輕干部的培養,工作嚴要求,生活多關心。她以身作則,小到筆錄中的錯別字,大到談話技巧、文書制作、紀檢監察業務知識的講授,她都是一遍遍、手把手地教,帶領一批年輕干部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
有年輕干部說,“跟著潘主任辦案,心里踏實。不僅能學到辦案知識,更能增強辦案信心。”她“傳幫帶”的工作,不僅是對年輕干部的關愛,更是對縣紀委監委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的貢獻。(供稿 朱紅霞 編輯 張莉)
- 2022-11-16《中國紀檢監察報》推介甘肅蘭州等地做實專項監督護好黃河生態經驗做法
- 2022-11-16王賦: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 2022-11-16甘肅省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體學習擴大會議專題研討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2022-11-15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 對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所長王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