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清廉涼州·你我共建”廉潔書畫作品展在武威市涼州區文化館開展,一幅幅廉潔元素的書畫佳作,為干部群眾開啟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課。
一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與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紀法教育統籌起來,不斷強化思想引導、陣地建設和成果轉化,以文化人、以廉潤心,持續推動清廉武威建設。
堅持思想引領,注入“廉動能”
2022年,武威市出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從15個方面明確35項具體任務,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布局,把建設任務分解到各單位各部門,建立由市紀委監委組織推動、部門各司其職、市縣上下聯動的廉潔文化建設統籌協調機制,形成協同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工作格局。
市紀委監委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列入常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同時,市紀委監委常態化長效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講黨史講紀法講制度”專題輔導10次;成立年輕干部讀書班,定期開展理論學習、交流研討和評學活動,教育引導年輕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到古浪戰役紀念館、涼州戰役紀念館、八步沙“兩山”實踐基地開展主題教育,接受思想洗禮,傳承紅色基因;以“一網一微”平臺為主陣地,同全市新媒體同頻共振,全方位、立體化傳播廉潔文化,弘揚清正廉潔價值理念。
挖掘本土元素,打造“廉品牌”
紅色資源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精神和黨的理想信念,是進行黨性教育、廉潔教育的重要內容。
武威市立足實際,充分運用革命紀念地、黨性教育基地、廉潔文化長廊等陣地,促進紅色教育和廉潔文化有機融合,推動廉潔文化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
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委黨校建立“甲申三百年祭·反腐倡廉話甲申”主題廉政廣場;聯合市婦聯舉辦年輕干部“樹清廉家風·筑思想防線”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清廉家風涵養清正作風;征集優秀廉潔文化微電影微視頻13部;各社區、鄉鎮將廉潔元素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廣場等宣傳陣地……打造集紅色底蘊、家風傳承、廉潔清風等于一體的廉潔教育矩陣。
古浪縣紀委監委提煉整合縣域內紅色文化、革命文化以及“時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精神中蘊含的廉潔元素,充分運用紅軍西路軍古浪戰役紀念館、八步沙治沙紀念館等干部教育基地進行廉潔教育。
民勤縣紀委監委深挖歷史廉政人物,采編金日磾等民勤歷史中的清廉官吏故事7個、陳云樵等民勤黨史中的先進典型事跡5例,在全縣范圍內廣泛宣傳,擴大廉潔文化影響力,讓崇尚廉潔、鄙棄貪腐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取向。
如今,一幅幅廉潔文化作品、一處處廉潔主題景觀、一個個廉潔文化陣地不斷迎來市民駐足“打卡”。
強化警示震懾,緊繃“廉潔弦”
“李天盛違紀違法行為不僅侵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給公安事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害……”日前,武威在全市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上播放市公安局黨委原專職副書記、二級高級警長李天盛嚴重違紀違法案警示錄《步步失守的“一把手”》,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
警示教育,是筑牢“不想腐”防線的關鍵一環。市紀委監委注重正面引導,組建由班子成員、室部組負責人為成員的廉政教育宣講隊伍,舉辦廉政講座20余場次。創新新媒體載體,在“天馬風紀”微信公眾號推送紀法知識、案例分析、廉潔文化等592條。緊盯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廉政約談556場次,發送廉政短信16萬余條。
同時,用好反面教材,以市紀委監委查辦的違紀違法案件為素材,拍攝警示教育片《風沙線上的生態蛀蟲》《步步失守的“一把手”》,督促指導市屬單位召開警示教育大會80余場。通報典型案例12批次46件,為黨員干部常態化敲警鐘、明底線,引導黨員干部時刻繃緊紀律弦,筑牢拒腐防變“第一道防線”。
“2023年,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三不腐’一體推進部署要求,用好用活本地資源,持續創新載體形式,不斷夯實‘不想腐’的堤壩,讓廉潔文化風行、清風正氣充盈。”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供稿 王麗霞 編輯 張麗敏)
- 2023-02-09解心結促轉變 涼州對受處分人員開展回訪教育
- 2023-02-09甘州:運用全周期管理 提升案件辦理質效
- 2023-02-09安定:嚴把廉潔關 防止干部“帶病”提拔選優
- 2023-02-09崇信:發出 “提示函” 推動巡察整改見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