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丹江口大壩出發,沿漢江右岸向下游驅車約5公里,便是引江補漢工程輸水總干線出口段的建設現場。
2月9日,蒙蒙細雨中,出口段主隧洞的邊坡開挖及加固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工程建成后,自三峽庫區而來的長江水將通過194.3公里長的輸水隧洞一路自流北上,從這里流入漢江,進一步提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供水效益。
此時,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紀檢監察組、江漢水網公司紀委和湖北省丹江口市紀委監委正在聯合開展監督檢查。這既是“組地”協作監督機制下,三方紀檢監察機構對引江補漢工程出口段項目廉政風險防控等情況的一次實地檢查,也是對該工程廉潔共建機制落實情況的一次詳細“體檢”。
幾公里外,工程建設管理部二樓的一間會議室里,丹江口市紀委監委派出第八紀檢監察組組長陳錕正在翻閱來自監理單位的各項記錄,當瀏覽到一份1月9日下發的監理通知時,他停下翻動,仔細查看內容。
這份文件顯示,某處灌漿施工現場棄水、泥漿排流隨意,僅開挖基坑作為沉淀池,存在外溢風險,要求盡快按照施工方案設置三級沉淀池及排水系統,做到集中引排至沉淀池,棄水經處理回用,限期3日整改完成。
“目前整改好了嗎?”陳錕問道。
“這個……我得再了解一下。”監理單位的一名負責人掏出手機,準備給施工單位打電話核實情況。見此情形,陳錕決定直奔現場查看。
記者隨即同監督檢查組一同驅車前往施工現場,沿著一條緩坡上去,一處一米見深的基坑內,棄水依舊積存,三級沉淀池也未開挖。現場情況表明,施工棄水排流的問題并未整改到位。
會議室內,監督檢查組的另一名成員、對工程建設較為熟悉的江漢水網公司紀檢部負責人岳廣賢也發現了類似問題。一份監理巡查記錄顯示,僅在去年11月里就有7次記錄施工人員不戴安全帽問題,不系安全繩、施工現場配電箱使用不規范等違規行為也多次發生。
作為工程建設的第三方監督評估單位,監理單位擔負著質量管理、進度管理、驗收評定等職責,是把好工程質量的一道重要關卡。問題逾期整改不到位、同類違規行為頻發,背后原因是什么?監督檢查組當晚立即召開碰頭會分析研判。
“我認為要從多個層面辯證分析。”陳錕率先發言,“是參建方思想上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是個別干部履職盡責不到位?如果是履職盡責不到位,是個人能力不足引起的,還是存在作風問題?甚至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雙方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廉潔風險,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結合下午對施工單位的監督檢查情況,岳廣賢也發表了意見:“整體來看,開工以來參建各方穩步推進,質量受控、安全達標,但部分人員在思想認識上沒有以更高標準要求工程建設,責任壓得不夠實,現場管理制度的剛性約束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對發現的問題未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導致屢查屢犯,部分工作流于形式。”
綜合評估各方面因素后,監督檢查組認為,施工單位問題整改不認真、不徹底,監理巡查缺乏跟蹤問效和有力的查改罰措施,導致問題長期存在,背后是責任壓得不實,某些干部工作作風存在形式主義,建議監理單位和建管部從隊伍、作風方面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舉一反三制定整改方案。
“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集團公司黨組致力將其打造成廉潔工程。湖北省紀委監委把確保工程廉潔高效作為‘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持續強化政治監督。”一番討論后,組織此次監督的南水北調集團紀檢監察組有關同志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開展此次聯合監督,目的在于主動發現問題、主動防范風險,重在督促參建各方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實主體責任,通過發現問題提質增效,同時將優勢互補的‘組地’協作監督機制固化下來,為之后開工項目的監督檢查提供參考,通過高質量監督推動引江補漢工程高標準建設。”
散會后已臨近深夜,岳廣賢還在忙著撰寫監督檢查報告。之后,這份報告將分別通報至工程參建各方紀檢監察機構,監督檢查組將對其中發現的問題持續跟蹤督促整改。( 本報記者 侯顆 )
- 2023-02-15關于在“三抓三促”行動中接受社會監督的公告
- 2023-02-15深度關注 | 管好農村“三資”責任田
- 2023-02-15廣安觀潮 | 以小見嚴糾治“四風”
- 2023-02-15精準收集被審查調查人主體身份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