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則新聞引發關注。被稱為“最美漁村”的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幾年前在一條沿河小道“插柳條搞綠化”,花的錢不多,卻讓昔日荒蕪的鄉間小道變成如今賞心悅目的美麗景觀,得到村民和游客的贊許。
不管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投入資金。但怎么花錢、花多少錢,哪些方面需要優先投入大有講究。沿湖村“會過日子”,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量入為出,“插柳條搞綠化”,花“小錢”辦成了“大事”。
精打細算,才能細水長流。建設美麗鄉村是給群眾造福,通過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改善農村面貌、美化居住環境,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群眾的贊許,既來自賞心悅目的居住環境,也來自“腰包鼓起來”的實在收獲。在資金投入上,提經濟、補短板、惠民生等應立足實際、通盤考慮,切勿貪大求洋,“打腫臉充胖子”。搞綠化建設美麗鄉村,不必非得要“名貴”樹木、花草,要因地制宜,宜樹則樹、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宜草則草、宜花則花,充分考慮當地實際、財政的承受能力。炊煙裊裊、流水潺潺、垂柳依依照樣是美景,山路悠悠、稻禾青青、野花片片同樣可以寄托“鄉愁”。況且,不少鄉村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都存在短板,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有限的財力就要“錙銖必較”,真正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力爭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搞建設、抓發展也是一樣,要因地制宜、厲行節約,精打細算“過日子”。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招商引資馬不停蹄……當前,各地都在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不管是開工一個項目,還是建設一項工程,都要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多方征求意見,考慮當前與長遠、現實需要與財政承受能力、是否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與真正讓群眾得實惠,不該上的項目一個不應上、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能花,反觀有的地方不考慮實際、不尊重客觀規律,為了出政績,盲目舉債、鋪攤子、上項目,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地方并未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于富民增收上,而是以“美麗鄉村”為名建奢華亭廊、修景觀墻;有的村莊集體收入微薄,村里仍有道路泥濘不堪,卻耗資近百萬元建景觀……凡此種種,政績觀錯位,造成國家財力和社會資源的浪費,必須要堅決糾正。
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讓資金發揮最大效益。要把各方面資金管好用好,把更多資金用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用在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上,真正把每一分錢用在緊要處。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甘做“栽樹人”“挖井人”,多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情,多為群眾謀福祉,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分內工作。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多開展走心的調查研究,到鄉村振興一線,問問群眾的真實想法需求,把財政資金多用在群眾的急難愁盼處,多用在帶動群眾致富的產業項目上;到生產一線,問問企業的急處難處,解急處、幫難處、扶需處,讓好政策切實惠及企業、讓真金白銀加速從“紙上”落到“賬上”。(作者: 張景林)
- 2023-05-10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強自身建設 鍛造純度更高成色更足的紀檢監察鐵軍
- 2023-05-10李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汲取奮進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 2023-05-08跨越山海的鋼鐵巨龍
- 2023-05-08能而不廉必生禍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