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狠狠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狠狠色色综合网站-狠狠色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 節氣里的人文精神

2024-04-07 09:3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時鐘”,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標記著時代變遷的足跡和共同的文化記憶。節氣的文化意蘊遠不止于把握時間規律、指導生產生活,還與中國人的詩意氣質、審美品格、民俗風尚等深刻聯系著。為了更好理解節氣里的人文精神,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劉余莉。

  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最終是文化、文明的傳承

  記者:青山不語,豐碑永存。每年清明節前后,全國各地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通過緬懷先烈,表達崇高敬意,傳承愛國報國精神。從文化的角度,怎樣理解這種傳承?

  劉余莉:清明節前后,緬懷和紀念為祖國獻身、為人民幸福生活奮斗終身、甚至不幸犧牲的革命先烈,是為了提醒后人飲水思源,不要忘記來時的路。通過這些活動感恩先烈,銘記先輩的豐功偉績,緬懷他們的精神風范,表達對他們的崇敬與愛戴,能進一步使后人生起恭敬心、感恩心、責任心和使命感,激勵后人牢記奮斗的初心和使命,繼承前人的志向和事業,像革命先烈一樣去奮斗和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民族精神的血脈承傳。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最終是文化、文明的傳承。

  清明節各種緬懷革命先烈的紀念活動,是古代禮樂傳統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稱為禮樂文化,在治國理政的四種措施中,禮、樂被置于政、刑之前,體現了古人對禮樂教化“絕惡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作用功能的深刻認識。《禮記•祭統》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在治理社會的各種措施中,禮是要緊的。禮分為五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禮。祭禮屬于吉禮,排在五種禮的最前面。祭祀之禮是由心發出、自內而外的,是內心產生的對親人與先烈的思念之心、感恩之心、至誠恭敬之心,自然流露于外,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祭禮。

  《禮記•祭法》明確記載了祭祀緬懷的對象:“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即曾將各種有益的方法傳授給民眾的人、為操勞國事而殉職的人、有安邦定國功勞的人、能抗御大災大害的人、能抵御重大外患的人。先賢認為,這些人都應當被祭祀緬懷。

  可以看出,緬懷是為了通過定時舉辦儀式,表達對祖先、天地萬物以及有功于國家之人的恭敬與感恩。緬懷的對象是有功于國家社稷、有益于人民的人。緬懷教人不忘本,教人飲水思源、知恩報恩。

  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數千年傳承而不衰,與重視祭祀緬懷的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紀念有功于國家社稷的人,古人建立專門的“廟”來祭祀,就如同現代社會的紀念碑、故居、紀念館,用來追念緬懷國家功臣。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著代代傳承的精神和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清明節緬懷先烈,傳承愛國報國精神,提醒我們要運用好文化資源,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各種形式,都以傳承和弘揚“道”為旨歸,以實現“化人”為目的

  記者:二十四節氣不僅劃分時間,還蘊含著對自然和生活的哲學思考,體現了中國哲學理念和文化精神,而且今天依然在使用。請您談一下從文化角度看二十四節氣,對于共同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劉余莉:節氣的劃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是:天地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人是大自然運行的一分子,人應該順應自然變化的規律和秩序,來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處理政務。人的活動也只有順應以和諧為特征的自然秩序和發展規律,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才能減少或避免天災人禍,最終有益于人類自身。這就是得道者多助、順天者昌的道理。

  中國古人在關于天人關系的思想中,特別強調“無逆天數”“必順其時”,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中國人一直保持著與自然界,以及其中的一切生物和諧發展的關系。“我們都是一個生命有機體的一部分”的思想,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人和自然是一種和諧一體的關系,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也存在著一種并不為一般人都能認識到的規律和互動關系(“道”)。圣賢人觀察到這種關系和秩序,將之記載在經典之中(文以載道),并順應這些規律治國理政。這就是《周易》所講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禮記》中有一篇《月令》,“月”就是天文,“令”就是政事,鮮明體現了古圣先賢在設立傳統節氣時“上察天時,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的理念,即按照天道、天時來治理政事,制定了一套依據天文、陰陽五行來施行政事的綱領。例如,《月令》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幾杖。”秋天的第二個月,要注意養護衰老的人,授給他們坐幾、手杖。此外,要命令司農之官催促人民收藏谷物,務必多積蓄干菜、糧食,預備過冬,并勸勉民眾種糧食,不要錯過農時。《月令》這種按照每個月的時令變化,來確定具體應該辦理什么政事,正是節氣精神的鮮明體現。

  清明追念先烈、緬懷祖先也體現了要依時依禮生活生產、治國理政、追念祭祀的風俗。古人按照時節的變化進行祭祀緬懷。春天時,春雨覆蓋了大地,這時祭祀緬懷,好像過世的祖先也像春天一樣重返人間;冬天時,霜雪覆蓋了大地,令人感覺寒冷,這種寒冷不僅是因為天氣的變化,而是因為心中憶念著故去的先人。所以清明和冬至進行的祭祖最為隆重。

  古代先賢主張順應天道自然的規律以及社會人倫之道來教化民眾,強調無論文字、文章、禮樂、節氣、節日,還是其他文化活動或形式,都以傳承和弘揚“道”為旨歸,以實現“化人”為目的。在這些文化的傳承和教育中,形成了古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節氣、節日等有助于提振人們的恭敬之心、思慕之心,培養對家國天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記者:近年來人們對包括節氣、節日在內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而且與時俱進,賦予傳統文化新氣象新活力。請您談一下怎樣理解包括節氣、節日在內的傳統文化的“以文化人”的本質,進而引導人們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倫理道德教育,進一步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劉余莉:在古代,文、化是兩個字,二者合在一起體現了文化的本質——“以文化人”,即以文字、文章、文藝、建筑、雕塑,包括節氣、節日等,對人進行教化,使人變化氣質和行為方式,達到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崇賢向德。

  中華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因此特別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利用并創造一切可能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給以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所以就有了座右銘、墓志銘等,無論是書齋堂號,還是地名橋名,甚至就連商湯王用以洗臉的盤上也刻有銘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便每天提醒自己日新其德。

  這說明,古人通過各種方式,包括設置節氣、節日等對人進行教育,以提升人的道德修養,和諧人倫關系,進而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我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型文化的這一特點,能更有助于推進中國傳統節日現代化。

  古人設置節氣、節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達到倫理道德教化的目的。以清明節為例,清明節最核心內容就是掃墓,緬懷過世的先烈、先祖,其中蘊涵的“以文化人”的教育意義非常顯著。《論語》中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民風淳厚、人心厚道是結果,原因在于重視教化之禮,提倡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道德教育。

  所以古人說:“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只有人們普遍養成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行為方式,才能杜絕社會上出現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現象,如此,社會風俗自然變得淳樸厚道。

  《禮記•祭統》云:“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君子的教化必須從根本教起。比如古人每到清明節時,全家族的人被召集在一起,宣講祖先的德行。例如,在哪朝、哪代,家族中出現了哪位有德行的祖先,對國家、人民有何貢獻。那么,作為后代子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因為自己的言行給祖先抹黑,令祖先蒙羞。東漢太守楊震不收“四知財”的德操,教育楊家的子孫秉持了他的廉潔作風,所以楊家后代出現了“四世三公”的盛況。

  可見,中國古代的反腐倡廉教育,早在家庭之中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節氣、節日等也成為道德教育的有效場合,進而提振人們的恭敬之心、思慕之心,培養對家國天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正如孔子所言:“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文化的表現形式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損有益,但是“毋不敬”的本質并沒有改變,以“道”為體、以“化人”為用的主旨沒有變。

  總之,我們要深刻認識“以文化人”的文化本質,認識其中滲透和承擔的倫理道德教化的功能,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同華)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99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色插 | 精品玖玖玖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91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深夜男人影院 | 农村女人十八毛片a级毛片 农村三级孕妇视频在线 | 荷兰毛片|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第一 |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 | 九九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一级毛片 | 深夜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 四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 久久久久国产午夜 |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 曰曰鲁夜夜免费播放视频 | 欧洲美女a视频一级毛片 | 97在线免费 | 丁香婷婷成人 |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伊人草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国产极品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在 | 欧美成人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日本亚洲欧美 |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