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程巫新華主編《絲綢之路文化叢書》在新疆首發

圖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絲綢之路文化叢書》首發儀式現場。 孫亭文 攝
中新網新疆昌吉12月15日電 (記者 孫亭文)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昌吉州)黨委宣傳部牽頭,知名作家劉亮程、考古學者巫新華主編,特約國內一線作家、學者撰稿,分別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絲綢之路文化叢書》,15日在昌吉州圖書館舉行新書首發儀式。
《絲綢之路文化叢書》包含歷史篇和文學篇各5本,前者分別為《天山的種子:木壘的歷史與文化》《古城駝鈴:湮沒的絲路奇臺商道》《神山博格達峰》《天山女神:康家石門子崖刻文化探新》《天山瑰寶:瑪納斯碧玉的前世今生》;后者為散文集《翻過時間的牧人》、長篇小說《走馬西來》、長篇小說《八匹馬》、散文集《唐輪臺》、長篇小說《瑪納斯河》。
昌吉州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林君希表示,《絲綢之路文化叢書》旨在通過文學的方式全面記錄昌吉州各縣市地域文化特色、歷史發展沿革等歷史文化風貌。正是昌吉州為文化潤疆所做的一次努力,一種腳注,一個啟示,以實實在在的叢書集中展示,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體現一種本土文化自豪感。
據介紹,這10本歷史文化新著,一字排開,通過山川風物、歷史文化的開掘呈現,涵蓋絲綢之路昌吉州地域內的精華焦點,可謂截取了絲綢之路人文地理的經典橫斷面。重現“一帶一路”途經的千年古跡、滄桑古道、風云變幻、歲月長河,以還原方式,集中建構、參悟、理解絲綢之路,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種獨出心裁的視角、別具一格的讀本。
昌吉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古稱庭州。歷史上隨著絲綢之路開通,昌吉均為主要的通道區域,素有“絲路要沖,黃金通衢”之譽。
近年來,昌吉州文藝文化事業局面向好。2017年成功創建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文化事業更是邁上了快車道:出臺《昌吉州文學藝術創作扶持辦法》《昌吉州文藝創作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統籌各方資源,整合優勢力量,重點打造了“天山畫卷·絲路昌吉”油畫長卷、音樂劇《別失八里》等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精品力作。
相關新聞
- 2020-12-16韜光養晦 奮斗不懈 黃國榮《患難之生》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2020-12-16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揭曉
- 2020-12-152020“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揭曉
- 2020-12-14三聯推費孝通作品精選 中篇小說《繭》首面世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