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盲人進入閱讀時代的盲點
官方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底,我國省地縣三級公共圖書館就設立盲文及盲文有聲讀物閱覽室959個。然而,一些地方圖書館的視障閱覽服務區功能齊全,為何閑置?館藏千余冊盲文書,為何幾乎無人借閱?特教師生為何長期面臨“等盲文教材來、缺盲文習題練”的困境?

盲文書籍、教材供需不匹配
在山東省圖書館一樓視障數字閱覽室的書架上,陳列著文學、心理學、醫學等多類盲文書籍。工作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館藏2000余冊盲文書,這兩年幾乎是零借閱。
山東是人口大省。根據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動態數據監測,山東現有持證視力殘疾人士約19萬人。目前,山東省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基本都設有視障閱覽服務區。但最近一年,半月談記者在山東多地圖書館調研發現,視障閱覽服務區閑置是常態。青島市圖書館視障數字閱覽室平時沒有讀者來。
知情人士介紹,建設一個圖書館的視障閱覽服務區,需要投入幾萬元至10萬元不等,現在在山東,約85%的視障閱覽服務區是閑置的,有的輔助閱讀設備還沒用過就該淘汰了。
與之相反的是,盲校所用的教輔資料十分“緊俏”。日照市特殊教育學校視障部教師張海鳳說:“盲文教材上的習題很少,滿足不了學生的練題需求,但是現在很難買到盲文習題冊。”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初中部盲生楊遠(化名)說:“平常練題只能靠老師或低視力學生念題,遇到習題都很珍惜。”
“有得選”與“沒得選”之困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種種主客觀條件制約,視障閱覽服務區不是視障群體閱讀的剛需場所。
山東省圖書館副館長周玉山說:“他們得先能順利地下樓、上街、乘車,才能到達圖書館享受公共服務。如果有一個環節讓他們覺得不安全,那可能就會改為在家里通過手機或聽書設備滿足閱讀需求。”
視障群體盲文學習意愿低,不會盲文是普遍現象。
濟南市市中區二七新村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聶立超說:“我們街道有百余名視障居民,基本都不會盲文,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必要學習盲文。”
山東省盲人協會主席湯建泉說:“在山東省15歲至50歲的視障群體中,后天失明(因病或因故導致的失明)約占70%,后天失明的人普遍不愿意再去學盲文。”
在盲文教材的選擇與使用上,特殊教育學校也處于被動位置。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杜國磊告訴記者,盲文教材制作成本高、印刷效率遠低于普通出版物,極少印刷廠能印制,“學校一般需要提前半年開始排隊訂書,教學過程中很難再現加、現要新教材”。
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經過多年發展,盲文出版事業從單一紙質盲文書刊發展到電子版盲文、有聲讀物、大字本等多形態盲人讀物,但在教學領域,紙質盲文教輔資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照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務主任李清華建議,加快推廣普及通用盲文。還有老師建議,可嘗試打通全省或幾個城市之間特殊教育學校的盲文習題資源,共建共享盲文習題庫。
目前,已有一些圖書館嘗試讓盲文書“流動”至盲人按摩店、特殊教育學校圖書室,還有圖書館開展了“盲文讀物寄/送到家”服務。政府應開展精準調研,讓服務與需求對接上,提升“適盲服務”精準度。
如何讓視障群體“敢出門”?日照市圖書館副館長王剛呼吁,一方面,應完善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與管理,給視障群體足夠的出行安全感;另一方面,我們要給視障群體有分寸的尊重。(半月談記者 張力元)
相關新聞
- 2021-07-19商務印書館啟動文教讀書月發布“十大好書”
- 2021-07-19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將攜320多種新書亮相香港書展
- 2021-07-19【組圖】第30屆全國書博會:展示新時代新聞出版豐碩成果
- 2021-07-19第30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開幕
精彩推薦
-
著力打造全國最美城市客廳 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抓細節精管理重塑黃河岸線
-
蘭州市臨夏路街道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
蘭州市發布二季度消費維權分析報告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59.42萬元
-
全國最大電解鎳智能包裝生產線進入“工業4.0”新時代
-
上半年省屬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逾一千五百億元 實現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
甘肅省出臺“十四五”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實施方案 到2022年所有醫療機構將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
“亮”起來 “活”起來 “燃”起來——讓隴原璀璨革命文物生動輝映建黨百年征程與初心
-
甘肅省出臺《關于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和監督的實施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處置國有和集體扶貧項目資產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