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北京中軸線》:透過歷史碎片探索古建筑精髓

從古至今,中國許多古城都是基于城市軸線不斷發展起來的。北京的中軸線,如同脊梁一樣貫穿城市南北,北京城市布局也由此展開。
建筑大師梁思成說:“一條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條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申、一貫到底的規模。”
2012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清單,預計2035年內實現申遺。為了讓讀者了解這些老北京重要的古跡建筑及其背后的歷史傳承,天天出版社近日推出了圖畫書《帶你看北京中軸線》。
介紹12個北京代表性建筑群
北京中軸線上的建筑南起永定門、經先農壇、天壇、天橋地區、正陽門、天安門,穿過故宮建筑群、景山、地安門、鼓樓,直抵鐘樓,形成北京兩翼對稱的城市格局。2008年以后,這條中軸線的最北端延伸至鳥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匯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見證北京城的滄桑變遷。
《帶你看北京中軸線》這本書,詳細介紹了12個北京代表性建筑群,濃縮了700年里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的歷史古今,帶孩子從北京中軸線建筑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的建筑成就、歷史淵源、人文底蘊、風俗民情,了解中軸線布局的偉大創舉。
除了豐富的內容,該書還巧妙地設計了多種拉頁、跨頁和翻頁。用長拉頁、大跨頁描繪3000年歷史古都中軸線建筑的恢弘壯美,用翻頁帶讀者跨越時空,看北京中軸線建筑群的古今變化。書中還有15張百年前的老照片,配合文字、史料,真實還原傳統中軸線建筑過去的時光。書末的“知識補充”,帶讀者了解更多關于北京中軸線建筑群的知識,輔助閱讀。
重拾中軸線“生長”的歷史碎片
從15歲起,《帶你看北京中軸線》的文字作者劉陽就開始系統整理和研究清代皇家園林及北京歷史文化的相關資料,是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北京古建筑、文物的研究及老照片的鑒定工作,是北京歷史文化及圓明園、教堂建筑專家,北京老影像研究與考證專家,著有多部歷史文化著作。21世紀第一件回歸圓明園流散文物——大水法石魚就是劉陽在北京一座四合院中發現的。該書圖畫作者牟悠然是職業插畫師,曾獲2020年第四屆全球插畫獎圖書插畫榮譽提名獎。
記錄北京變遷,回溯首都今昔。通過閱讀《帶你看北京中軸線》,可以重拾中軸線“生長”的歷史碎片,掌握中國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
封面新聞記者王卉
相關新聞
- 2022-01-13《詩經地理》出版:于人文山水中尋訪古代中國
- 2022-01-10《考古一百年:重現中國》:生動講述百年考古的故事
- 2022-01-10散文集《人間世筆記》:彰顯人性的堅強與良善
- 2022-01-10《畫語求索——全山石口述史》:甘為中國油畫的“鋪路石”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