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洛陽市實施提升行動 推動文旅與其他產業的融合
據洛陽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線上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東方博物館之都”數字展示活動……今年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市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文旅融合,打造永不落幕的牡丹文化節。
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指出,要精心打造文旅核心展示區,深化文旅融合創新,提升洛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
根據《洛陽市堅持文化保護傳承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未來五年,洛陽市將實施產業融合提升行動,推動文化旅游與科技、工業、農業等產業融合創新,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更多特色鮮明、內容豐富、效益突出的文旅新業態。
建設一批數字化景區
今年牡丹文化節,龍門石窟景區將推出“數字龍門”網絡展示活動,首次開啟龍門石窟游覽環線VR虛擬漫游,讓公眾在720度虛擬環境中暢游龍門石窟實景。
“足不出戶就能暢游龍門石窟,感受盧舍那大佛的神韻,實在太好了。”北京游客梁慧慧說,對于文化遺產如何借助科技手段迸發出新的活力,她十分期待。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年,洛陽市將運用大數據、5G、區塊鏈等新技術,建設“數字龍門石窟”“數字隋唐洛陽城”“數字大運河”等一批數字化景區。
目前,龍門石窟景區、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關林、中國國花園已實現5G全覆蓋。到今年年底,洛陽市將實現4A級以上景區5G全覆蓋,4A級以上景區在線預訂、信息推送、智能導游、智能監控全覆蓋。
下一步,洛陽市將發展基于5G技術和人工智能、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游消費項目,提升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和服務設計的數字化水平。同時,洛陽市依托政務服務云平臺,建設官方網站、電商平臺、微信小程序等多終端、全覆蓋、便捷化的旅游信息服務大數據平臺。
打造工業旅游線路
“在里面轉一轉,能夠感受到歷史和現代、工業和藝術融合的魅力。” 近日,位于老城區的天心文化產業園恢復開放,慕名而來的喬女士忍不住點贊。這座鐫刻著城市成長印記的蘇式老廠房“騰籠換鳥”,變身為集餐飲、娛樂、文化、藝術、體育、創意等業態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園,深受市民喜愛。
近年,洛陽市積極改造利用工業園區、工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街區、老廠房、廢棄礦山等資源開展工業旅游,謀劃建設了主題突出、產業豐富、產品眾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洛陽市將依托澗西工業特色街區和標志性建筑,實施澗西區工業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工程。到2022年,打造中鋼耐火、中信重工、中國一拖等工業旅游線路。
此外,洛陽市還將積極推動文化旅游與會展融合,建立會展旅游項目引進和申辦機制,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端國際會議、國際賽事活動落戶洛陽。同時,洛陽市持續提升中原國際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影響力,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旅游會展品牌。
創建100家以上特色村
“疫情期間,我們除了做好各項防控措施,還參加了網上的鄉村旅游培訓。”嵩縣黃莊鄉三合村黨支部副書記馮亞珂說,趁著這段時間抓緊修煉內功。
近年,洛陽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帶動消費、形成產業,在促進貧困人口就業、拓寬增收渠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仝紅星看來,文旅融合能夠激發鄉村旅游新活力,因此洛陽市還要繼續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融合,以優秀鄉村文化引領鄉村旅游,鑄魂鄉村振興,打造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相融合的鄉村旅游新業態。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洛陽市將實施“記住鄉愁”特色體驗旅游線路工程,創建100家以上最具鄉愁韻味特色村,打造5條以上鄉愁體驗旅游特色線路。到2022年,建成10座鄉愁博物館,培育10個特色旅游小鎮、50個鄉村旅游特色村、30個A級鄉村旅游景區、12個鄉村旅游創客基地。
除此之外,未來幾年,洛陽市還將推動文化旅游與生態、體育等融合。如依托南部伏牛山和北部黃河生態資源,謀劃實施白云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重渡溝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等,打造國際健康養生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動欒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宜陽洛河段皮劃艇運動營地等建設,舉辦高水平體育賽事,培育發展集競賽競技、體育服務、旅游消費于一體的賽事體育旅游。
相關新聞
- 2020-04-14天水:人間四月春色美
- 2020-04-14敦煌“新文創”來啦!
- 2020-04-13北京市已開放等級旅游景區69家 開放率40%
- 2020-04-13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政策促行業恢復發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