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沙遺址博物館榮膺“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今天,由國家文物局、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盛大開幕。開幕式上,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公布了2020年“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推介結果。經文博專家、館長的共同推薦,金沙遺址博物館從全國5000多家博物館中脫穎而出,榮膺“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
未來博物館的風向標
“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推介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于2012年首次設立,每年評選一次,每次選出2-3家博物館,旨在推動我國博物館在當地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鼓勵各博物館在相關業務功能領域開展學術研究并進行實踐創新。此前,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館都曾獲此榮譽。
自2007年建館開放以來,經過十三年的創新發展,金沙遺址博物館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特殊的區位優勢,在策展理念、文旅融合、傳播展示及智慧金沙體系構建等方面,走出了一條獨具金沙特色的創新之路,為成都歷史的“文化基因”賦予嶄新的時代內涵。
遺址與城市共生,傳統與未來互融
頒獎典禮上,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朱章義從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手中,接過了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正如頒獎詞所說,金沙之所以能獲此殊榮,就在于遺址與城市共生,傳統與未來互融。依托獨一無二的考古遺址現場和特色鮮明的文化內涵,金沙不僅通過陳列展覽這一最為重要的文化功能,帶領觀眾回望歷史、感知世界,更首創“考古科普”類闡釋新方式和“眾籌眾創”的策展新理念,讓不同年齡、身份和知識結構的觀眾,都參與到博物館的價值構建中。而在茂竹修林的考古遺址公園內,“金沙太陽節”、現代舞、音樂會、詩歌會等多元藝術活動輪番上演,使博物館成為連接現代城市生活與古老遺址的文化中樞,擴大了“金沙文化”的品牌效應,也展現出博物館活躍的生命力。
2019年,全國首個“迷你博物館”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金沙小學的共同努力下,正式成立。這個以金沙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空間”為孩子們提供了在校園內親近歷史的平臺。而“太陽神鳥”號金沙文化地鐵專列和古蜀文明藝術站點等,不但滿載著金沙文化符號駛入公眾心中,也是全國首個嫁接進城市公共交通樞紐的“移動博物館”。
智慧金沙,助力創新發展
即將于2021年迎來發現二十周年紀念的金沙遺址,從三千年前的歷史深處走來,卻積極地擁抱最新的前沿科技。作為全國7家“智慧博物館”試點單位之一,金沙遺址博物館立足“文化+科技”的全新定位,在國內率先推出陳列展覽可視化系統、文物數字化保護應用總線等14個子系統綜合管理平臺,將文物保護、業務管理、公眾服務等多個博物館核心業務納入智慧網絡,實現系統間的互聯共享。同時,通過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讓全球公眾以更加智慧、經濟、便捷的形式體驗金沙文化、感知古蜀文明。
而5G移動網絡技術的應用,更為博物館傳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2019年“5.18鹿鳴之會•詩意金沙”活動中,金沙遺址博物館率先與中國移動等機構合作,首次將5G傳輸、4K高清畫面和VR技術相結合,讓公眾遠程體驗博物館之夜的詩歌與情懷,2小時全網觀看量突破110萬。而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也將配合年度主題“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推出四川首個“手語導覽小程序”、全國獨家“線上虛擬講解”等項目。與此同時,金沙還聯合四川移動發布金沙主題“5G+視頻彩鈴”,充分體現了博物館新益求新的奮進步伐。
再獲六獎,省內十佳榜上有名
據記者了解,被譽為“博物館界奧斯卡”的“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獎”,也于同日在主會場揭曉。由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與策劃,三星堆博物館牽頭申報的《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同時獲得全國及四川省的“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兩大獎項。
在同日舉行的國際博物館日四川分會場活動中,金沙遺址博物館于2019年舉辦的國內展《發現•中山國》、引進展《瑪雅的世界:洛杉磯郡博物館藏古代瑪雅藝術品特展》占據“四川省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兩席,原創視頻《當歷史來敲門——金沙龐貝特展預告片》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十佳文博短視頻”稱號,研學主題活動“古蜀尋根”則入選“四川省十佳文博教育案例”。此外,“四川省十佳博物館講解員”和“十佳志愿者”稱號,也花落金沙。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