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旅融合,賦能發展
——從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看隴南②

近年來,康縣吳壩村因地制宜,著力打造彰顯康縣“鄉土風情”的民俗古村落,全力建設美麗鄉村升級版,不斷推動鄉村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本報記者 冉創昌 攝
記者 張美樂
在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舉辦期間,中外賓朋齊聚美麗隴南,欣賞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領略底蘊深厚的地域民俗文化,品味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并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業態、新發展把脈支招,建言獻策。
這是一場集結了來自“一帶一路”國家旅游產業鏈相關領域專家,以文化和旅游為雙翼,以創新為動能,具有多維整合作用的文旅融合發展論壇,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充滿智慧火花、激發頭腦風暴的思想盛宴。這場盛宴,屬于美麗的隴南,屬于如意的甘肅,屬于與會的各方朋友。
旅游和文化是不分家的。那些擁有著豐富人文資源、浸潤著歷史文化氣韻的地方,總是格外吸引人。承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通過節會、文化活動等方式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只是我市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一個方面。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隴南立足得天獨厚的旅游和人文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步伐。特別是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旅游大景區建設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為契機,依托綠色生態、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紅色文化四大旅游資源,整合各類文化旅游資源,全力建設哈達鋪紅色文化旅游區、陽壩亞熱帶原生態休閑體驗旅游區、白龍江橄欖文化與民俗風情旅游區、嘉陵源生態養生度假旅游區、大堡子山歷史文化旅游區,重點培育精品線路,全力打造陜甘川毗鄰地區生態休閑度假與歷史文化觀光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漸入佳境。
“雖然是初次到隴南,但映入眼簾的山水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潘迪說,除了美麗的山水風光,隴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歷史人文傳承也非常不錯。隴南的發展經驗和做法在整個國際社會范圍內都是一個很成功的范例,值得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學習借鑒。
如今在隴南,你會深切感受到,隴南的美,不僅美在大江、大山的壯麗雄渾、氣勢磅礴;美在先秦文化、三國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的多元共生、融合發展;美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的協調推進、跨越發展……還美在隴南人民的勤勞勇敢、淳樸善良。
“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帶來關注,更能提升就業率,創造經濟收入。”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主席丹尼斯·嵐明說。
“鄉村旅游呈現出不斷提升的主基調,鄉村旅游產業地位將更加重要。”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說。
多年來,我市對武都區張壩古村落、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文縣哈南寨等一批古村落的開發與保護,是我們以農業為基礎、文化為靈魂、旅游為載體,探索從“到此一游”到深度文化體驗的成功典范。如何更好地挖掘利用這些人文資源,打造品質旅游、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值得我們思考。
“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打造靚麗景觀,依托稻田、花海、梯田、茶園等,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既讓城鄉居民享受好山好水好風光,也帶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價值提升。”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吳曉玲說。
蘭州文理學院文創鄉創學院院長、甘肅旅游智庫秘書長高亞芳認為,“美麗戰勝貧困、富裕促進振興”成為甘肅文旅賦能美麗鄉村建設的基因密碼。
展望未來,對于大山深處的隴南來說,我們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堅持用新發展理念,盤點文化“家底”,提煉人文氣質,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從而更好地實現文化的保護、利用和傳承。要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賦予隴南山水文化之魂和“智慧”之光,讓城市更美好、讓鄉村更興旺,讓人們更加便利地擁抱和享受“詩和遠方”。要伸展文化與旅游雙翼,扶搖直上,濃墨重彩地書寫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新聞
- 2020-12-28張掖丹霞: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
- 2020-12-28臨夏州永靖縣鳳凰嶺滑雪場吸引大批愛好者前來滑雪
- 2020-12-24【印象隴原】蘭州丹霞美如畫
- 2020-12-24蘭州將有5A級“后花園” 永靖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區擬升5A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