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敦煌緣何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旅游版《絲路花雨》劇照。 通訊員 王斌銀 攝
“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是中日韓領導人機制下創建的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的重要品牌,自2013年啟動以來,每年各國評選出1-2個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以“東亞文化之都”名義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和旅游活動,重點通過文化交流與合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物保護利用與城市規劃經驗交流與共享、旅游推廣等活動,帶動城市和市民更積極地參與東亞區域文化和旅游合作,帶動城市文化建設,激發城市活力,擴大城市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目前中國已有泉州、青島、寧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紹興、敦煌9座城市當選。
基于敦煌文化的影響力。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視察時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擁有2100多年歷史的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第一樞紐城市”,曾被稱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作為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融合了世界各族文化精粹,成為世界四大文明體系和三大宗教交匯之地,中華文明經此遠播歐亞,萬里絲路在此聯通交匯,多元文化聚此美美與共。
源于敦煌與中日韓的歷史文化交流。公元8世紀,新羅國僧人慧超,從印度經敦煌回長安,他撰寫的《往五天竺國傳》,在敦煌藏經洞被發現。被譽為“當代唐玄奘”的平山郁夫,一生到過敦煌70多次。在敦煌的對外文化交往史中,與日本和韓國的交流占很大比重,從1994年起,敦煌市先后與日本臼杵市、鐮倉市、日光市,韓國南海郡等締結為友好城市,并長期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所以敦煌也是中日韓三國人民心目中的東亞文化之都。
基于敦煌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稟賦。敦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國家對外開放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擁有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三大世界文化遺產,鳴沙山月牙泉、雅丹兩大世界自然奇觀,一大著名國際顯學—敦煌學等六張享譽世界的“名片”。全市共有各類文物點26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敦煌曲子戲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還有敦煌彩塑制作技藝、敦煌木雕等省級非遺項目14項,文化旅游資源獨特豐富,品牌度高。
著力于敦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絲路興、敦煌興。隨著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敦煌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時期,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已成功舉辦四屆,成為推動絲路沿線國家“加強文化交流、推動文化創新、加強文化合作”的重要平臺。同時,常態化舉辦承辦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敦煌國際設計周、“雙遺”馬拉松賽、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等國際品牌賽事,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敦煌形象。
相關新聞
- 2021-04-07秦嶺鎮分水閣,一屋檐水分江河 這里可看水系奇觀,可賞連翹花海
- 2021-04-07又是一年四月天,相約敦煌
- 2021-04-06蘭州市首屆杏花旅游節啟幕
- 2021-04-06【印象秦安】相約桃鄉秦安 感受美麗田園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