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河風情線上享幸福







王先生酷愛健身,每天習慣在黃河邊健步走。他說:“就是冬天我也喜歡在河邊走走,這里環境和空氣都很舒服。”從以前的人行步道到現在的健身步道,這讓王先生最為感觸。他說,基礎設施的提升,讓市民實實在在有了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兩年,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做好黃河文章”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民生為本,聚焦“七個堅持”,做好“七篇文章”,努力建設山青水凈岸綠天藍的濱水景觀長廊,精心打造最靚麗的城市客廳,充分展示了“黃河之濱也很美”的城市名片。
《規劃》促進山水人城融合發展
與過去相比,市民們都會贊嘆黃河之濱越來越美越來越綠了。市民劉先生是一位家住在黃河邊的老蘭州,他描述著多年來風情線點點滴滴的變化:“我感覺每年都有驚喜發生,每次到風情線上,總能看到新的變化——這里多了一團花海,那兒多了些許灌木。五彩斑斕的中山橋,底蘊渾厚的黃河母親,新建成的現代化黃河樓,這些散落在風情線上的珍珠成了人們爭先前往的打卡地。”
近兩年,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以“治理水脈、營造綠脈、打造商脈、弘揚文脈、集聚人脈”為主線,編制完成了《蘭州黃河之濱生態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增強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促進山、水、人、城融合發展。圍繞“一河、兩岸、立面、兩山、兩端”的資源,堅持“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編制完成了《黃河風情景觀帶改造建設規劃》、《黃河風情景觀帶慢行系統規劃》和《沿河生態旅游景區景點規劃》三個專項規劃,彰顯黃河之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現代之美。緊緊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機遇,圍繞全面做好黃河文章,精心謀劃凝練河道健身步道貫通、游覽步道改造提升、河堤文化浮雕墻等13個精品改造提升項目,為大景區“十四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堅持人民至上,做好“幸福”文章。按照“親近自然、簡約適用”的原則,新建七里河黃河大橋至雁灘黃河大橋段5米寬幅河道健身步道12公里,配套建設景觀小游園10處,綠化美化10萬平方米,栽植月季、菖蒲等花卉150萬株,安裝太陽能路燈、預警音響等647套,打造了核心區20公里健身步道循環圈,給市民游客提供了集健身、游覽、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慢生活休閑廊道。
《條例》為大景區發展撐起“保護傘”
2021年5月召開了《蘭州市黃河風情線大景區保護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蘭州市黃河風情線大景區保護管理條例》于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是全市率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規,它標志著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在資源保護、規劃建設、開發運營、執法監督等方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條例》的出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群眾期盼熱切。大景區管委會以此次新聞發布會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建設管理水平。2021年7月1日施行的《蘭州市黃河風情線大景區保護管理條例》,是蘭州市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和重要成果,為大景區保護管理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條例》通過幾個月時間進行了全社會廣泛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黃河沿岸集中宣傳,讓市民們更了解《條例》,讓《條例》成為黃河風情線的新政策新保障。
精心管護提升黃河之濱游覽品質
黃河大景區管委會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開展了“河道岸線六大集中整治”“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等專項行動,治理違法建設200處7萬余平方米,拆除各類亂搭亂建構筑物1.8萬平方米,清理流動攤點2萬多處,勸阻噪音擾民等不文明行為3萬余次,規范亂停車輛2萬余次,還市民一個清爽整潔的河岸。堅持常態化精細保潔與環境衛生集中整治相結合,每日沖洗路面25萬平方米、清擦欄桿3.2萬平方米,清運各類垃圾雜物478噸,集中規整線纜10萬米,維修了22公里破損游覽步道及黃河母親雕塑、中山橋石碑、西游記雕塑等景觀設施,提升了景區游覽品質。
黃河樓——展示現代蘭州之美
黃河第一樓——黃河樓項目選址位于黃河蘭州段大拐彎處的七里河區馬灘開發區原蘭州市政公司商砼站,毗鄰馬灘蘭州老街,南靠南濱河路,北臨黃河,與北濱河路黃河人文始祖園隔河相望。黃河樓項目選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設計方案。根據該方案,黃河樓分地下停車場、裙房、主樓等3個部分,地面建筑高度為93.39米,共16層。其中,地下停車場設255個車位,裙房為2層,主樓為明七暗六的塔式結構。
在這條美麗的河畔邊,政府打造的新型地標建筑更為這條母親河添上華麗的一筆。夜晚,在美麗的黃河之濱,黃河樓作為蘭州市新地標,在節日期間展開震撼人心的幻影燈光秀,不僅有伴隨著音樂鼓點不斷變化的彩燈交織環節,更有一場富有歷史文化色彩的燈光與水霧交融的真人演繹表演。從蘭州歷史文化淵源追溯,至現代智慧蘭州,文明蘭州,黃河樓以燈光和音樂及特效的多方位演繹形式,為在場的市民及游客打開一番與眾不同的視覺盛宴。一位來自嘉峪關的游客告訴記者:“美麗的燈光秀給我心靈上帶來了震撼,它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刺激,更帶有蘭州這座古城更深層的文化底蘊,讓我們了解到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了解到金城蘭州的歷史故事,更對現代蘭州、智慧蘭州和文明蘭州產生深刻的了解和憧憬。”
濕地公園——鑲嵌在黃河邊上的綠寶石
蘭州銀灘濕地公園位于蘭州黃河百里風情線銀灘大橋安寧端兩側黃河濕地內,面積28.64萬平方米,主要由“華夏人文始祖園”“候鳥湖”“魚躍湖”“玉潔湖”“水禽湖”以及3000米水系、2000米木棧道構成,其中湖體、水域面積5.9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0.688萬平方米,是甘肅省唯一的黃河濕地公園。
這座公園被譽為“鑲嵌在黃河邊上的綠寶石”,以水景作為核心景觀,在水與島、水與綠之間架設形式各異的木橋,形成全園的景觀骨架,并以保護生態為主要宗旨,使公園內植物、水鳥以及黃河水域達到生態平衡。
林娜是一名小學教師,她和女兒以及年近90歲的老人一同居住在濕地公園附近。她說:“濕地公園設計緊緊圍繞黃河濕地文化這一主題展開,從建設到修復,我們全家見證著銀灘濕地公園的變遷,一同感受著這里飽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中的‘華夏人文始祖園’讓我很有感觸。伏羲雕像身體雄渾凝重,雙目炯炯,俯察大地;女媧雕像體態行云流水,形象端莊優美,仰望宇宙,抬手補天。整體雕塑俯察仰觀,循環回繞,極具律動感和曲線美,喻示華夏文明的傳承與延續。”林娜說:“濕地公園分為生態保護區、自然景觀復原區、科普教育區和休閑游覽區,四個區分別展現了黃河濕地的不同景觀。銀灘濕地公園之美足以讓每個人留戀這里的一草一木,住在濕地公園附近能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靜謐天然之美,濕潤的空氣,茂密的綠植都讓人心曠神怡。”
讀者印象——打造蘭州文旅品牌
讓所有蘭州人期盼的“讀者印象”文化旅游項目西起平沙落雁、東至天水北路、北至雁灘公園北側、南臨讀者大道,規劃范圍面積約500畝,項目突出展示甘肅一條路、一個窟、一條河、一本書、一碗面的“五個一”品牌,突出“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形成文化產業鏈,打造蘭州文旅品牌產品和著名旅游名片。項目圍繞“讀者印象”設計主題,以“悅讀蘭州”為核心理念,融合黃河之濱絲路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書香文化等多元文化,通過提升建筑風貌、修復生態環境、改善交通條件、塑造特色空間、引入多元業態,打造集文化創意、休閑旅游、人文生態、園林景觀、民俗風情為一體的現代化精品街區。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區域內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新建建筑工程、南河道綜合整治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配套、景觀園林及地下停車場等。街區業態布局主要由文化創意、主題商業、藝術博覽、酒店經營和服務配套構成。市民何先生說:“這個項目貫穿了整個蘭州和黃河文化,讓歷史,與藝術,與生活,共同融合,為市民打造富有現代感、歷史感的新地標,讓我非常期待。”
蘭州老街——成全國新晉網紅打卡新地標
說起“蘭州老街”,市民們早已將它作為蘭州游玩的新去處。它位于蘭州市金融商務中心和旅游休閑商務中心—七里河區馬灘片區,毗鄰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中心—蘭州西客站, 同時具備食、游、購、娛、體、展、演等七大夜經濟場景,也是蘭州唯一自持、自建、自營的按照國家5A級景區打造的民營商業街區,項目占地202畝,地上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超30億元,是蘭州主城內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及旅游二次消費場所。項目已于2020年8月29日創造未開業先開街的行業奇跡,開街吸引超15萬游客,2020年8月29日,蘭州老街啟幕水上市集活動,立即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自開街以來,蘭州老街為游客準備了1800場演出輪番上演,新媒體線上曝光量超1000萬次,各項活動深受社會好評和關注。
蘭州老街開放以來,市民紛紛前去打卡,在這里感受時尚與新鮮的氛圍,從上海歸來的市民趙先生說:“在外地就聽說了蘭州老街,這次回家我專門要去這里看看,還做了攻略,在閑暇時間和朋友一起來這放松一下真是一件美事。”蘭州老街已然成為全國新晉網紅打卡新地標。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瀟旋 文/圖
相關新聞
- 2022-02-18敦煌大漠披銀裝:沙雪交融似一幅水墨山水畫
- 2022-02-18張掖臨澤:文體旅融合促旅游業發展
- 2022-02-17“中國旱極”敦煌雅丹魔鬼城變“冰雪世界”
- 2022-02-09【隴拍客】甘肅靜寧:雪后鄉村美如畫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