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培訓作為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對于提升黨員隊伍素質、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意義重大。在新時代的復雜形勢下,唯有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的“深度”“精度”“效度”,才能讓黨員教育工作真正入腦入心、發揮實效,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的“深度”,要深耕理論學習。黨的理論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不能僅停留在對理論的表面解讀,而要引導黨員深入研讀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研讀班等形式,邀請專家學者深度剖析理論內涵,引導黨員從歷史發展脈絡、現實實踐需求等多維度理解黨的理論。例如,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讓黨員深入領會其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創新觀點與實踐要求,從而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養,從思想根源上筑牢對黨忠誠的根基,使黨員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思潮時,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
“精度”聚焦于精準對接黨員需求。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黨員有著不同的工作實際和成長需求。對于基層一線黨員,重點培訓與群眾溝通技巧、基層治理方法、惠民政策落實等內容;對于從事經濟工作的黨員,加強經濟形勢分析、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培訓;對于年輕黨員,注重黨性修養、職業發展規劃的引導。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定期座談等方式,精準了解黨員在工作和生活中面臨的困惑與難題,以此為依據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如此,才能讓教育培訓內容更貼合黨員實際,避免“一鍋煮”的現象,切實提升黨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培訓真正解決黨員的實際問題,助力其在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提升“效度”則關注培訓成果的轉化。黨員教育培訓的最終目的是要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推動工作發展。在培訓過程中,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組織黨員深入基層調研、參與志愿服務、開展項目攻堅等,讓黨員在實踐中檢驗所學、提升能力。同時,建立培訓效果跟蹤反饋機制,對黨員在培訓后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觀察其是否將培訓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以及產生的實際效果如何。例如,在脫貧攻堅培訓后,跟蹤黨員在幫扶貧困戶過程中的舉措與成效,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培訓策略。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黨員教育培訓不流于形式,真正實現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應用的有效轉化,提升黨組織整體的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余燕)
- 2025-03-17寫好新時代的“民情日記”
- 2025-03-17打好黨員教育“組合拳”
- 2025-03-17以人民為中心 讓社會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 2025-03-17中新網評:讓正能量與大流量實現“雙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