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東等地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聯被困人員,果斷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盯緊守牢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科學調配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確保發生突發緊急情況后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
防汛救災歷來是“天大的事”,當前正處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防汛關鍵期更是一場大戰大考,必須樹牢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切實打好防汛“主動仗”,堅決答好救災“必答題”,努力交出防汛救災合格答卷。
擰緊責任鏈條。越是關鍵期,越要繃緊責任弦。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唯有壓緊壓實防汛救災責任,落實落細各項安全防范措施,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面壓實政治責任,壓緊黨政共管、逐級包保的責任體系,夯實屬地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加強防汛搶險救災集中統一指揮,健全信息共享、會商研判、聯合調度、預警叫應、軍地協同、社會動員等機制,確保責任不留空白,防汛不留死角。狠抓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水庫、尾礦庫、山洪災害危險區、重要引調水工程、涉山涉水旅游景區等重點部位和學校、醫院、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風險隱患,落實整改和管控措施。
保持戰時狀態。極端天氣條件下,暴雨往往來得突然、來得猛烈,且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疊加效應明顯。持續的強降雨容易引發包括山體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多種地質災害以及城市內澇。與暴雨鏖戰、與災害斗爭,必須要以“迅”應汛、以快制快。氣象預警快一步,安全保障多一分。氣象部門要多措并舉開展氣象服務,構建起精密監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的立體防御體系,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物資準備是防汛抗洪的“生命線”。從沙袋、水泵、沖鋒舟等常規防汛物資,到食品、飲用水、藥品等救災生活物資,都必須提前謀劃、科學儲備、準備到位。應急、消防、交通、公安、電力、通信等專業力量是抗洪搶險救災的重要支撐。各個隊伍要保持箭在弦上的備戰姿態,確保一聲令下能夠拉得出、上得去,確保防汛有力、搶險有效、救災有序。
筑牢紅色堤壩。防汛救災緊要關口,也是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時候。在防汛救災主戰場,黨組織是戰斗在最前沿的堅強堡壘,黨員是沖鋒在第一線的先鋒旗幟。黨員領導干部靠前指揮,把人員安全放在首位,不放過任何一條預警、不疏忽任何一個險情、不懈怠任何一次處置,把可能的損失降到最低。共產黨員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在風雨中逆行、在積水中跋涉、在堤壩上奮戰、在黑夜里堅守,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對洪澇災害,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充分發揮“守護者”“指揮員”和“戰斗員”作用,成為防汛搶險救災的中流砥柱,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越是防汛關鍵期,越要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匯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大家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怕困難、敢于勝利,就無懼洪水肆虐,更無畏風雨來襲。(向秋)
- 2025-08-13【好評中國】奔赴雪域高原,奮力譜寫援藏援青新篇章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砥礪擔當,打贏防汛搶險硬仗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在全民閱讀中積蓄前行的力量
- 2025-08-13【好評中國】清朗行動再亮劍,為自媒體劃出真實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