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營經濟促進法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并頒布。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助于鞏固改革成果,回應各方關切,提振發展信心,營造有利于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春風浩蕩啟新程。以法治力量護航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未來更加可期。
為民營經濟注入信心力量。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超過1.25億戶。當前,民營經濟在發展中面臨新的機遇,也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要肩負更大的使命,承擔更重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法治力量。民營經濟促進法彰顯了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對此,各地要深刻認識到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現實意義,各地各部門要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以此為契機,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活力,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為民營經濟營造發展環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民營經濟促進法堅持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依法保障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場機會和發展權利。針對降低民間投資準入門檻、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投資融資促進方面作出一系列細化規定。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產業化進程加快,前沿科技集中涌現,人民群眾個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斷升級,有利于民營企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對此,民營經濟促進法圍繞科技創新作出系列規定,包括支持科技創新研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數據、標準、服務賦能作用,支持新技術應用和科技成果轉化,強調人才隊伍保障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各地各部門要持續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動力。
為民營經濟提供發展空間。良法善治,重在落實。各地各部門要不斷凝聚社會共識,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保證法律出臺實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各地要結合實際,勇于探索創新,通過組織專家解讀、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普法宣傳,增強各方面全面實施好法律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能力。各地要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實施為契機,統籌推進配套法規制度制定和修改工作,協調推動各項支持保障舉措落實落細,增強法律規范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有效性,確保民營經濟促進法正確有效實施。要堅決破除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障礙。在推動法律落實的同時,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李萍)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讓法治為民的答卷更溫暖人心
- 2025-08-13【甘快說】讓憲法意識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持續繪就法治中國建設新圖景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以向上向善“算法”點亮網絡生態文明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