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21日訊 (記者 唐佳蕾)當普法融入市井煙火,當反詐知識撞上流量密碼,蘭州這座西北城市正用一場靜悄悄的變革,讓法治精神從紙面走進人們心間。8月20日,記者走進蘭州,實地走訪了這里的普法創新實踐。

蘭州市的金城公園法治主題公園。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 攝
沉浸式普法:法治公園的溫度與巧思
“答題連WIFI”在蘭州市的金城公園法治主題公園,幾個年輕人興致勃勃地在網絡普法宣傳牌前討論著問題的答案;遛彎兒的老人們在“憲法書卷”雕塑前放緩了腳步,低聲朗誦著“誓詞”……
這座法治主題公園位于金城公園東區,由蘭州市西固區司法局于2023年5月打造,占地約1900平方米,分為四個各具特色的普法主題園區,在夏秋旅游旺季,日均接待人流量能達到2.4萬人次。

胡湘蓉向記者介紹法治公園的“網絡普法Wi-Fi”。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 攝
“公園最大的亮點就是創新性的互動普法模式。”蘭州市西固區司法局福利路司法所所長胡湘蓉介紹說,游客們在連接“法治公園專用信號”時,會跳轉至一個法律答題界面,這里面的題目涵蓋民法、刑法、憲法、互聯網法規等多個領域,只要答對一道題,就能免費連接覆蓋公園一、二期的無線WiFi。

游客們在連接“法治公園專用信號”時,會跳轉至一個法律答題界面。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 攝
帶著孩子在公園游玩的馬女生告訴記者:“答題贏WiFi就像是一場充滿驚喜的小游戲,這種創新的趣味互動,讓學法從‘被動’變成了‘主動’,孩子也能參與進來,挺好的。”
蘭州市西固區網信辦主任廖光華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為提升群眾網絡安全法治意識,西固區積極探索普法治理創新舉措、加強網絡普法宣傳教育,通過“普法陣地+宣傳活動+綜合治理”工作模式,持續深耕網絡空間法治化新實踐。發揮網紅打卡地“金城公園”流量帶動作用,建立網絡普法主陣地,打造以“一圈一帶一長廊”為主線的法治文化公園,將網絡法律法規、網絡安全知識等內容融入其中,形成“金城普法”新景觀。
廖光華透露,經隨機調研,《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普及率達92%。未來,還將依托金城法治公園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普法活動,讓網絡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

公園內的“憲法書卷”雕塑。中國網發 程健 攝
蘭州的普法創新,不僅是空間的改造,更是一種理念的升級——普法不再是單向灌輸,而是尋求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與對話。“以前貼個海報,內容再好,老百姓匆匆走過,也未必看上一眼。”蘭州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一級主任科員王宏斌坦言傳統模式的瓶頸,“現在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讓人愿意停下來、感興趣、能記住。”
“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條文,它有了溫度,融入了市民的‘生活圈’,成了一個親切的‘鄰居’。”王宏斌說。
直播反詐:讓“流量”變“留量”
線上戰場,蘭州普法同樣風生水起,尤其在反詐領域。如何從海量網絡信息中搶奪注意力?蘭州警方的選擇是:讓“流量”變成“留量”,通過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普法實效。

劉家堡派出所融媒體工作室。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 攝
在劉家堡派出所,記者看到了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安小寧”。劉家堡派出所民警侯凱月介紹說,“安小寧”融媒體工作室,采用抖音直播、短視頻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反詐宣傳、法制宣講等工作,形成“向群眾發聲”和“聽群眾呼聲”的雙向互動。截止目前,已經開展直播三十余場,場均觀眾均在3.5萬人以上。同時通過普法宣傳,實現了劉家堡派出所電信詐騙年發案率自2022年至今呈現斷崖式下降的成績。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新型傳播形式的不斷發展,民眾通過網絡途徑獲取普法知識不斷增多,蘭州市積極打造“互聯網+普法”模式,蘭州市司法局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制定《蘭州市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在快節奏、信息碎片化的新媒體時代,持續創新普法宣傳表達形式,積極運用短視頻、微電影、漫畫、直播、互動游戲等新媒體手段開展“花式”普法。在表達形式上,摒棄了生硬刻板的表述風格,推動普法語言從“官話術語”向“群眾語言”轉變,用讓群眾愿聽、愛聽的方式講法律,從促使普法宣傳接地氣、聚人氣,讓人們從“指尖上”獲得法律知識,打通了網絡普法和民眾之間“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橋梁,讓網絡普法作品融入生活。
蘭州普法創新的底層邏輯與治理現代化轉型
從公園綠地到手機屏幕,普法教育的形態正在蘭州這座西北重鎮經歷一場深刻的重塑。曾經高懸于宣傳欄、枯燥生硬的法制文本,如今化身為可感可觸的生活場景與觸手可及的線上互動,一條兼具地域特色與時代氣息的普法“創新之路”日漸清晰。

蘭州市的金城公園法治主題公園一角。中國網發 程健 攝
黃昏時分,法治公園華燈初上,不少市民飯后于此散步閑談,與此同時,又一場反詐直播在手機屏幕里開播。線上線下,兩種場景,共同勾勒出一幅法治文明與市井生活深度融合、生動生長的畫卷——這或許正是新時代普法工作最動人的樣子。
正如一名基層法律工作者所說:“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而蘭州的做法,正是在努力讓法治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和群體共識。這條路走對了。”
- 2025-08-21e法耀隴原|絲路法治綻新輝
- 2025-08-21e法耀隴原|法治細雨潤金城
- 2025-08-21e法耀隴原| 80年后,他的精神在隴原大地“觸網升級”
- 2025-08-21e法耀隴原|小網格里的溫情守護:一位社區網格員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