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慶陽8月21日電(記者 張玘云)“金豆豆,銀豆豆,粒粒不能隨便丟;選好人,辦好事,投到好人碗里頭。”南梁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趙靜,站在“投豆選舉”的復原場景前,生動地向來訪者講述著當年陜甘邊區的故事。

南梁革命紀念館一角。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玘云攝
南梁革命紀念館坐落于甘肅省慶陽市,這片浸潤著紅色基因的沃土,在普法宣傳的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從“馬錫五審判方式”的傳承到“巧兒說法”的創新,從田間地頭的巡回審判到“云端”之上的普法直播,這片紅色熱土正書寫著新時代普法為民的精彩篇章。
紅色法治基因滋養新時代普法實踐
走進南梁革命紀念館,法治文化的印記隨處可見。“南梁不僅孕育了南梁精神,也是紅色法治文化發源地之一。”南梁革命紀念館陳列展覽科科長古月介紹,紀念館通過豐富的陳列展覽和主題教育活動,系統展示了邊區在司法領域的開創性實踐,像“投豆選舉”“馬錫五審判方式”以及靈活務實的土地政策等,都在這里得到了生動呈現。
作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南梁革命紀念館針對不同群體設計特色方案,尤其為青少年開發了紅色法治研學課程,年均接待研學青少年1萬余人次。
1937年9月6日,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馬錫五及陜甘寧邊區一大批司法干部,結合陜甘寧邊區實際,把黨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確運用到司法實踐中,創造了“馬錫五審判方式”。

南梁革命紀念館《馬錫五審判方式》木刻版畫。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玘云攝
巡回審判、就地辦案、審判和調查結合、堅持法律原則、忠于事實真相,是馬錫五審判方式的鮮明特點。作為其誕生地和發源地,慶陽兩級法院同步設立了9個“馬錫五審判方式工作室”。
工作室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抓手,在線上,慶陽法院網專門設立了“一刻也離不開群眾”網頁留言服務窗口,及時傾聽群眾心聲,精準回應司法需求;在線下,工作室指導慶陽人民法庭干警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庭院調解案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馬錫五審判方式。
此外,甘肅慶陽法院積極實踐探索,形成了人民法庭“調立審執訪”五位一體工作法,將人民法庭打造成“能調、可立、快審、速執、化訪”的全能型審判執行陣地。
慶陽法院還在鄉鎮設立了28個巡回審判點,把案件審理與方便群眾緊密結合,形成“五就地”辦案模式——就地審理、就地開庭、就地質證認證、就地調解審判、就地解決糾紛,真正將法庭搬到了群眾家門口,讓許多糾紛在源頭就得到了妥善化解。
巧兒說法品牌展開數字化普法新篇
源于“劉巧兒抗婚案”的普法品牌“巧兒說法”,已成為慶陽普法的一張名片。
慶陽市以“巧兒說法”品牌為核心,從2014年開辟微信普法平臺起步,到2018年成功注冊國家商標,再到構建起“線上+線下”“傳統+現代”的立體化普法體系,11年間累計推送案例超2800期。
“廣場舞擾民能否依法索賠?”“在村民微信群里辱罵他人違法嗎?”“在快遞自提點丟了快遞算誰的?”……“巧兒說法”在新媒體平臺開設“每日一案”“紅色法治故事匯”等欄目,以動畫短片、方言解說等形式還原“劉巧兒抗婚案”“馬錫五巡回審判”等經典案例,同時增設“網絡法治小課堂”,圍繞《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通過情景短劇解析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泄露等常見問題。每月固定開展“巧兒說法”直播,邀請專業人士就高頻問題在線答疑。80多年前的“巧兒”故事,在數字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巧兒說法智慧云”小程序
此外,慶陽市在社區、鄉村投放“智慧法務·無人律所”自助終端,提供24小時法律咨詢、文書生成等服務,特別設置“網絡糾紛調解”入口,協助群眾處理網絡消費投訴、個人信息侵權等問題,2024年累計解決群眾法律問題1.2萬件(其中網絡類問題3200件),滿意度達98%。2024年開發上線“巧兒說法智慧云”小程序,整合9大類法律服務資源,讓法治服務觸手可及。
借助VR、AI、大數據等技術,慶陽市既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傳統普法精準推送,又聚焦網絡空間特點,創新“網絡法”普及方式,構建起“用網絡普法”與“普好網絡法”的閉環,也為破解普法“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支撐。從紙質讀本到“智慧云”小程序,從固定宣講到分眾化傳播,普法模式實現了從單向灌輸到雙向互動的質變。
從歷史深處走來的紅色法治基因,正在慶陽這片土地上開出新時代的花。
- 2025-08-21e法耀隴原|走“新”更走心 紅色法治教育這樣“圈粉”
- 2025-08-21【e法耀隴原】“科技賦能+精準打擊” 蘭州市西固區網安宣傳有妙招
- 2025-08-21e法耀隴原 | 從“宣傳欄”到“生活圈”看蘭州的普法創新之路
- 2025-08-21e法耀隴原|絲路法治綻新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