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的堅守里,見證精神傳承;歲月的流動中,奏響奮斗強音。圖為黨員志愿者在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鎮楷模故里,給來參觀的學生講解“人民楷模”“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71年前的金秋九月,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毛澤東同志在會上稱贊英雄模范是“全中華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動各方面人民事業勝利前進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聯系廣大群眾的橋梁”。
李順達、田桂英、王進喜、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鐘南山、洪家光……在黨的領導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許許多多勞動模范,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贊歌。
“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從1950年新中國第一次評選全國勞動模范以來,黨和國家先后召開了16次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表彰超過3萬人次。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平凡中造就偉大
前進帽,中山裝,粗獷的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一張鞍鋼集團博物館英模展區的老照片,將新中國第一代勞動模范孟泰的形象定格。
東北解放初期,面對經過戰爭摧殘幾近廢墟的鋼廠,老工人孟泰站了出來。“跟共產黨走,棒打不回頭。”面對急需修復、如廢鐵一般的高爐,孟泰帶領工友刨開冰雪,搜集機器零件,硬是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建成著名的“孟泰倉庫”,沒花國家一分錢,就實現了鞍鋼高爐恢復生產。
從兵工事業開拓者吳運鐸“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到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再到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不研制出自己的發動機,死不瞑目”,對崗位熱愛敬重、對工作著迷癡情、對事業執著堅守,勞動模范愛崗敬業的精神特質一脈相承,有著跨越時空的恒久價值與獨特魅力。
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洪流中勇立潮頭,就要孜孜不倦學習、勤勉奮發干事。
高鐵建設者巨曉林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意志,用一天天的堅持、一步步的跨越,實現了從連圖紙都看不懂的農民工到中國頂尖高鐵施工建設專家的轉變。許振超把“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練就“一鉤準”“一鉤凈”“二次停鉤”“無聲響操作”等集裝箱裝卸技術,造就了名揚海內外的“振超效率”。
不凡成就的背后,是“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孜孜不倦的職業追求,是“爭創一流”持之以恒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勞動模范用行動詮釋了“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于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在未知領域里創新探索
延安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一架木質紡車。
當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敵后戰場的斗爭形勢日益嚴峻。為破解困局,陜甘寧邊區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黑玉祥是延川縣徐家河村一位普通的農婦,大生產運動開展后,她踴躍報名參加,終年勤勞不懈。整個運動期間,黑玉祥共織布368丈,紡線165斤,被延川縣評為“紡織第一”“女中模范”。
1943年11月,陜甘寧邊區召開了第一屆勞動英雄代表大會,黑玉祥被評為勞動英雄。會上,她得到了邊區政府獎勵的一架紡車。
紡車小,力量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黨一貫的優良傳統,也是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涵。各行各業的勞動模范們擁有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鋼鐵意志,展現出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
包起帆,多次當選全國勞動模范,被稱為“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工人創新先鋒”。從碼頭工人,到技術骨干、企業帶頭人、物流專家、國際標準的領銜制定者……他堅持在創新中前進。小到一個零部件的制造、施工方法的改良,大到一個港口系統、國際標準的設計,他都事無巨細、艱苦鉆研。據不完全統計,包起帆與同事們共同完成了130多項技術創新項目,其中3項獲得國家發明獎,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授權國家和國際專利達50項。
近年來評選出的勞模,高級技工、科研精兵的比重不斷增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不斷涌現,他們不僅具備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更善于開拓、勇于創新,用知識技術和創造性勞動推動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勇于挑戰、敢為人先。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今年6月29日10時,“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90歲的上海紡織女工、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身著正裝,穩步走到臺上,接過“七一勛章”。
“我的戰場永遠在這里。”曾有機會當干部,也曾有機會當專業演員,可黃寶妹卻主動要求回紡織車間,42年沖在一線。
如今,作為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的一員,黃寶妹時常到學校、公司講黨課。獲得“七一勛章”以后,她說,我就是一名普通工人,現在身體還可以,將繼續扎根基層社區,做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始終是勞模們的本色和追求。他們不辭辛苦、甘愿付出,不求索取、不為名利,彰顯了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品質。正如“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所說:“獲得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的每個人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忠誠、執著、樸實。追求‘短、平、快’,當不了英雄;想著‘名、利、獎’,造不出偉大。”
時光的堅守里,見證精神傳承。新征程上,大力發揚勞模精神,必將激勵廣大人民用汗水辛勤耕耘,以實干篤定前行,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本報記者 張弛 )
相關新聞
- 2021-07-12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 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三審查調查室綜合處副處長傅玉慧
- 2021-06-18畫說征程照初心
- 2021-05-18敢于斗爭 敢于勝利 對話軍史專家董保存
- 2021-04-06鏡頭 | 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