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說,殷商武丁借夢求賢的宰輔之圣,武丁中興首功重臣。
盤庚去世后,殷商國運衰頹。武丁繼位,便請賢能之人說做相,輔佐他復興殷運。這位名叫說的人,因為是從傅巖一地請來的,故史稱“說”為“傅說”。
殷商武丁中興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很早用金文與甲骨文鑄寫華夏文明歷史的時代;殷商金文與甲骨文是武丁中興同一時代的兩種不同載體的文字信息。傅說就是鑄寫這一文明歷史豐碑的奠基人。
傅說與武丁君臣交流的談話被史官記錄下來,在收編《尚書》時定名為《說命》,有上、中、下三篇。《說命》的官箴思想寬廣而深厚,我們選擇與廉潔從政有關的內容,敘說一二。
武丁說:“你早晚都要賜教,以便幫助我修德。如果吃了藥一點也不頭昏眼花,病就不會好;如果赤著腳走路而不看地下,腳就可能會受傷。希望你同你的下屬,同心合力,糾正你們君王的過錯。”
傅說的回應十分得體,在勸喻的同時申明大義。他用木匠繩墨取直的道理來勸喻武丁,認為君王只有接受規勸才會變得圣明。
他說:“一個國家的太平或動亂在于百官。官職不要授予自己偏愛和親近的人,要看他們是否有才能;爵位不要賞賜給品德不好的人,要把是否具有賢德作為賞賜的標準。
“不要寵愛小人而自討輕侮,不要認為有過錯是羞恥而文過飾非。
“確認是善政才行動,行動還要選擇時機。自以為是善政而別人不承認,反而喪失了自己的善績;自己夸耀自己的才能而別人不承認,反而喪失了自己的功勞。
“懂得這些道理并不難,實行起來才難。”
作為一代帝王,為了復興國運,武丁禮賢下士,其態度之謙恭,心意之誠懇,言辭之懇切,令人感動。傅說作為中興名臣,忠心耿耿,開誠布公,鏡鑒后人。他對武丁的諫言,也是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對百官的期望,放在今天同樣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不要寵愛小人而自討輕侮。”在古今中外的官場上,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其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官員的個人道德修養不夠。之所以寵愛那些品德不良的小人,無非為了滿足自己虛榮或不當甚至非法利益的需要。很顯然,這已不是“自討輕侮”的問題,而是自取敗亡之道了。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官員的行為舉止都像傅說所設想的那樣,朝政大事就治理得很完美了。
(維宏)
- 2022-12-26爭:心里不平衡,就想著爭;但更多的不平衡,都是爭出來的
- 2022-12-23書:真正的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
- 2022-12-21休: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
- 2022-12-19樹:樹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自己樹立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