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龍里縣紀委監委緊盯糧食種植、生產、收購、銷售等環節存在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整合“室組地”力量開展專項監督,嚴查“靠糧吃糧”問題。圖為近日,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龍山鎮余下村開展監督檢查。羅顯琴 攝

貴州省綏陽縣紀委監委組建糧食安全監督檢查組,通過翻閱相關臺賬、現場抽查等方式,強化監督檢查。圖為近日,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綏陽縣糧庫了解情況。 吳雅晴 攝
最近,貴州省息烽縣紀委監委針對金穗糧油購銷公司原董事長彭某某長期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向縣發展和改革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其針對下屬國有企業日常監管不嚴、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抓好整改,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審批等方面制度。這是貴州持續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推動健全治糧管糧長效機制的具體體現。
專項整治開展以來,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集中解決了一批糧食購銷領域突出問題,嚴肅查處了一批涉糧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圍繞地方黨委和政府糧食購銷主體責任、行業主管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國有糧食企業政策執行責任落實,建立完善了一批制度機制,推動糧食購銷領域治理效能提升。
分析總結涉糧案件違紀違法特點規律,持續壓緊壓實糧食購銷各方責任
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原正廳級干部吳青春被開除黨籍;貴陽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譚筑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黨的二十大以來,貴州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案件查辦作為深化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緊盯地方黨委和政府、主管監管部門和國有糧食企業,緊緊圍繞責任、作風、腐敗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從嚴從快懲治涉糧腐敗。
在查辦案件同時,對涉糧案件違紀違法特點規律進行分析總結。貴州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從查辦案件情況看,糧食儲備和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問題頻發,歸根結底還是有關地方、糧食主管部門和儲備糧管理企業管黨治黨寬松軟,疏于監督管理,棄守主責主業。
持續提醒、督促、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擔負起糧食購銷安全主體責任——
全省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發現,個別地方黨委和政府履行主體責任有差距,統籌推動解決糧食購銷領域問題不夠有力。有的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及時;有的儲備任務落實不夠到位;有的倉儲設施存在短板。
貴州省紀委監委推動出臺《貴州省市(州)黨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辦法》,督促從嚴從實開展省對市(州)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進一步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糧食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推動各地圍繞地方黨委和政府糧食購銷主體責任落實建章立制30余項。
持續壓實糧食主管監管部門監管責任——
實踐中,發改、財政、市場監管、糧食等主管監管部門履行監管責任不夠有力問題時有發生。有的未形成常態化執法檢查機制,對基層國有糧食企業督導指導不夠有力;有的主管監管部門之間協作配合不到位,導致存在監管盲區;有的地方糧食財政資金撥付使用不及時等。
貴州省各級業務主管監管部門圍繞主管監管責任落實建章立制370余項,推動構建糧食安全監管閉環。針對“主管監管部門協同聯動監督不夠”問題,省紀委監委督促指導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建立《貴州省糧食儲備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建立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在糧食收購監督檢查、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糧油檢驗檢測機構管理等方面形成合力,實現信息共享互通。
督促推動基層糧食企業加強內部治理——
針對基層國有糧食企業黨組織軟弱渙散、“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高發等問題,貴州省各級紀委監委督促加強基層糧食企業特別是基層糧庫黨的建設,選好配齊領導班子,加強對“一把手”和關鍵崗位人員的日常管理和經常性監督。針對有的企業內控乏力,財務、糧食質量、倉儲管理混亂等問題,督促其建立健全糧食購銷管理、質量安全檢測、人財物管理等制度,織密扎緊制度籠子。例如,推動貴州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對省級儲備糧油輪換出入庫競價交易、出入庫管理、質量管理等各環節工作進行規范。
針對突出問題和制度漏洞,推動形成用制度管權、管糧、管事長效機制
2023年,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分批組織全省糧食系統黨員干部職工1100余人在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參觀了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專題展。警示教育展梳理全省在專項整治工作中查處的案例,聚焦糧食系統腐敗易發多發風險點,分別從糧食主管監管部門及9個市州糧食系統篩選反面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專項整治期間,針對自查自糾和案件查辦背后暴露的問題,貴州省各級紀委監委督促推動各責任主體強化教育、深化改革、標本兼治,推動糧食購銷領域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及時督促案發單位深刻剖析問題根源,通過宣讀處分決定書、編發懺悔錄、拍攝警示教育片、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方式,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用身邊“活教材”精準開展警示教育,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通過制作《監守自盜》等涉糧領域警示教育片、組織召開全州涉糧腐敗問題警示教育大會等方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全州糧食系統共有5人主動投案、15人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安順市紀委監委拍攝《安順市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案件警示錄》,把案件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該市涉糧腐敗問題警示教育大會后,2名縣處級干部主動交代問題。
探索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貴州省各級紀委監委加強智慧糧庫建設資金撥付使用情況監督,確保專款專用、規范使用;督促深化糧食儲備和購銷監管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健全糧食政策制定、審批監管、風險管控等制度機制,完善配套制度;進一步貫通發改、財政、市場監管、糧食和儲備、審計等專業化監督力量,建立貫通協同機制,凝聚監督合力。專項整治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地方黨委和政府、業務主管監管部門、國有糧食企業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發現相關問題并督促完成整改。
針對存在的問題,不僅要分析表征,更要深挖一層,探究背后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機制障礙。貴州省各級紀委監委把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等貫通起來,針對案件背后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和制度漏洞,督促有關責任部門既解決糧食購銷領域面上的問題,又找出制度障礙和機制梗阻,推動建章立制。專項整治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針對性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110份,推動建立完善制度機制621項,推動形成用制度管權、管糧、管事的長效機制。
遵義市紀委監委針對案件查辦發現的糧食入庫檢測環節缺乏監督制約,容易滋生腐敗的問題,督促主管部門建立糧食入庫雙檢測制度,明確入庫的糧食同步由兩家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扦樣檢測,著力防范化解以往“一檢入庫”導致“帶病入庫”風險。
黔南州紀委監委在查處該州某糧站原站長莫某某案時發現,莫某某將該糧站視為私人領地,大搞“一言堂”;糧站財務管理混亂,大額取現、白條報賬、違規虛列隨意支配使用糧站資金;主管部門對糧站監管流于形式,多次檢查發現其白條支出、虛假支出等問題,卻未對違規違紀問題嚴肅查處,有的領導干部在莫某某“糖衣炮彈”攻勢下淪陷。針對上級主管部門存在的廉潔自律和監管失守問題,黔南州紀委監委向該糧站主管部門黔南州發展和改革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其履行行業主管監管職責、舉一反三自查自糾;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細化深化內控管理;加強“清廉糧倉”建設、織牢織密風險防線;形成“穿透性”監管合力,力破監督監管壁壘。
加快智慧糧庫建設步伐,將監管觸角延伸到庫到倉到糧堆
從查處案例看,以陳頂新、以次充好、規避倉監、虛假輪換等問題的發生,與糧庫信息化監控不到位、智能化建設滯后存在一定關系。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建設是深化專項整治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儲備糧監管效能的重要手段。
緊盯智慧糧庫建設壓實責任。貴州省紀委監委督促推動省級層面出臺《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信息化“十四五”發展規劃》,重點從整合資源、打通數據、貫通應用等方面強化措施保障,助力糧庫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推動制發《貴州省地方儲備糧信息化管理指導意見(試行)》,規范全省地方儲備糧庫信息化系統建設、使用和管理,進一步夯實全省地方儲備糧信息化遠程監管基礎。
加強跟進監督,加速信息化建設進程。推動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及時分批召開督導推進會,對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建設目標任務、政策保障、建設內容、有關要求等進行深入解讀,為推進市縣信息化全覆蓋提供技術咨詢和支持。加強日常監督,緊盯建設進度、運行使用、資金撥付等方面強化監督檢查。針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部分基層糧庫信息建設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未能實現互通等問題,督促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依據《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規范》,結合全省地方儲備糧管理實際,統一研發糧庫信息化系統軟件并提供給各糧庫企業使用。
有力有序推進省市縣儲備糧庫購銷監管信息化建設。為切實提升糧食智能化監管水平,貴州省紀委監委推動省發展改革委、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印發《貴州省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省級平臺通過采集糧庫系統糧食交易、糧食輪換、糧食倉儲保管等地方儲備糧購銷數據,建立“轉圈糧”、以陳頂新、應輪未輪、臨近輪換期、超架空期等違規違法行為分析模型,通過模型發現疑似違規違法行為,及時發出預警信息,以便監管人員及時核實處置。
貴州省紀委監委駐省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目前,全省省市縣三級157個儲備糧庫已完成糧食購銷監管信息化建設,省級管理平臺建成糧食購銷信息化“穿透式”監管系統,與糧庫系統實現網絡通、視頻通、數據通,將監管觸角延伸到庫、到倉、到糧堆,實時掌握糧食庫存數量、質量及保管情況,結合糧庫現場關鍵位置監控視頻,通過可視化技術,努力實現糧食“業務全知道、現場能看到”。(記者 韓亞棟)
- 2024-05-10“紀企直通”解難題
- 2024-05-10歷史文化源流 | 君子和而不流
- 2024-05-10千年甲骨“云”中相約
- 2024-05-10青史斑斑 | 成語典故話清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