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箴言】
獨是官受蒙蔽,人以為官之不明也,不知蒙蔽之害,中于不明者十之二三,中于不勤者,十之七八。蓋人即智識短淺,而事事躬親,則奸欺者不能盡售其術。惟因循積壓,怠玩廢弛,則顯予人以作奸叢弊之地,而欲人之不欺我也難矣。迨乎既受蒙蔽,而后以察察之智勝之,一人之智,不足敵眾人之智。而狡黠者或反得迎其私智而巧中之,是皆治之賊也。今欲力袪諸弊,惟有一主于勤。
——清•徐棟《牧令書》
【深意淺說】
以上這段語錄出自《牧令書》,是清代名臣李紱《與泰安各屬》中的一段,也就是他給泰安的僚屬寫的一段勸勉的話。他強調,為官最應該警戒的是被人蒙蔽而不了解實情。而之所以被左右蒙蔽,往往是因為官員太懶。只要官員勤政,左右就蒙蔽不了他。
李紱是一個有所堅持不同流俗的官員。他曾任清朝吏部侍郎(相當于組織部副部長),但因不肯巴結大將軍年羹堯,為其所嫉恨,失去了這個重要的實權官位,調任閑職。后來由于多次彈劾炙手可熱、深受雍正皇帝重用的田文鏡,又惹來牢獄之災。兩次被雍正皇帝命令縛至西市,刀架在脖子上逼問:“此時知田文鏡好否?”李紱依然說:“臣雖死,不知田文鏡好處。”刑部查抄他的家產,發現室內簡陋,別無長物,甚至夫人的首飾都是銅制品,根本不像達官顯宦的家屬。雍正這才相信他的清廉,將其赦免。
中國古代對于官員的要求很多,最著名的當屬“清慎勤”,勤政是成為一名好官的重要條件,或者說是必備素質。李紱論述說,勤于審案,案件的真假就能夠調查清楚,別人就不能利用案件愚弄蒙蔽官員,魚肉百姓。讓鄉里百姓最苦的是強盜,官員勤巡邏檢查,盜賊就沒有生長的土壤和根基。他反問說:“一勤而百事治,何蒙蔽之足患乎?”
李紱進而論述,勤政就是對百姓的仁慈,就是對君主的真誠。他說,“君上以職司責我,統四境之農桑教化,待治于官。而為官者因循浮沉,莫之綜理。其可以對君乎?百姓以父母仰我,合眾人之疾苦訟訴待命于庭。而為官者,詩酒聲色,莫之省顧。其可以對民乎?”他認為,“所以對乎君民而力除其壅蔽者,則非勤莫由”。
李紱的觀點所說當然是正確的。一個官員如果不想被下面蒙蔽,就要盡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各種信息,尤其是第一手資料。信息當然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花時間搜集掌握。蒙頭高臥的懶官是不可能知道真實信息的,他要么對于治下一無所知,要么得到的是經過過濾歪曲取舍的轉手信息,這樣當然免不了被蒙蔽。
勤于政事能夠防止官員被蒙蔽,清朝名臣趙廷臣也深知這一點。趙廷臣是當時貴州的第一任巡撫。史書記載他“燭治官書至丙夜,曉起百函并發,左右不得行其私”。他秉燭待旦,書寫官書,第二天百道信函一并發出。他勤于政務,夙夜在公,一心撲在工作上,所以“左右不得行其私”。下層的官員不敢對他有所隱瞞,他洞察秋毫,熟知百姓的情況,從而制定合理的政策,與民生息,被百姓稱為“趙佛”。
(梁發芾)
【人間草木】

名稱:列當
分布:蘭州、天水、隴南、隴東、定西、甘南
簡介:列當,二年生或多年生寄生草本。花期4-7月,果期7-9月。全草藥用,有補腎壯陽、強筋骨、潤腸之效,外用可消腫。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4-08-15中國古代的鄉約
- 2024-08-14為政者必須破除“五瘴”
- 2024-08-13敢擔當就不怕得罪人
- 2024-08-12“簡”述廉潔 | 邊塞戰事不盡心,這位官員恐怕難逃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