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即將過去的2024年,新質生產力在中華大地穩步發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中國經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展現出充沛的動力和活力。
新動能更強。今年以來,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涌動著一股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熱潮。傳統產業蝶變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加速布局。向新而行、向上攀登,產業升級步履鏗鏘,為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提供了堅實支撐。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各地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不斷積蓄新動能。各地要依托供需優勢,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讓更多創新之花結出產業碩果。要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產業協作,釋放更多區域發展潛力。要抓住機遇、奮躍而上,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推動中國經濟因“新”而強、以“質”致遠。
新優勢更足。2024年,重大技術裝備捷報頻傳,彰顯中國制造實力新提升。一系列關鍵設備材料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填補了空白。一體化部署、全鏈條推進,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各地完備產業體系,讓生產力優化布局有了更足底氣,為以更低成本、更高質量制造大國重器提供了優勢。完整產業體系,推動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融通、產學研用協同,推動構建產業發展生態、釋放更多創新潛能。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各地要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突破一批戰略性標志性裝備,持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要充分發揮產業體系完整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讓更多硬核大國重器挺起制造業脊梁。
新活力更旺。今年,進入四季度以來,一系列交通經濟運行指標釋放出積極信號。一個個不斷刷新的數字、一條條日益繁忙的路網,交織成流動中國的亮麗風景,映照出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塞北戈壁到嶺南山川,一座座橋隧跨越山海、一條條道路縱橫穿越,這是大國基建的強勁實力。覆蓋全國、深入鄉村的快遞服務網絡,承載起大規模、高頻次的實物流通,促進消費需求不斷釋放,這是廣闊市場的內需潛力。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更好聯通,這是聯通世界的開放魅力。遼闊的版圖上,一筆筆精雕細琢的交通“工筆畫”正加快變為“實景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著更加有力的支撐。
新空間更廣。展會,是觀察經濟活力潛力的一個重要窗口。從北京車展、上海車展、中國航展等行業會展,到中國品牌博覽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等主題展會,再到進博會、廣交會等國際商貿盛會。今年以來,一場場展會在各地接連舉辦,從中感受到中國經濟的熱度與活力。今年1至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新發布的多項經濟指標,反映了需求端出現的積極變化。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巨大市場需求有待釋放。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敞開懷抱歡迎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各地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持之以恒地創造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讓廣大企業在大有可為中拓展新空間。(張若麟)
- 2024-12-31【地評線】飛天網評:轉型升級,激蕩服務消費活力
- 2024-12-31滬蘇湖高鐵開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引擎
- 2024-12-31揚特區精神之“帆”,筑時代夢想之“基”
- 2024-12-31教學有境界,該多一些黃佳式的“追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