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財政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力落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推動經濟回穩向好和社會大局穩定。2025年,財政部門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打好政策“組合拳”。各地各部門要用好政策工具,持續釋放政策活力,緊跟經濟發展形勢,拿出政策“后手”,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增強政策實效。去年以來,面對經濟發展的多重壓力,財政部門更加注重政策精準發力,支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從促消費,到擴投資,再到保民生,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落實擴內需政策,在下半年專門安排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全年發行4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使用2023年增發國債支持加強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前三季度,共向企業釋放政策紅利超過1500億元;向17萬戶企業發放共計9億元擴崗補助。2025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已啟動發行工作,各地置換債務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個百分點以上,還本付息壓力大幅度減輕,給地方騰挪出更多支持內需的空間。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財政部門既要用好存量政策,也要拿出增量政策,注重政策集成,增強政策實效。
把握政策時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關鍵要把握政策的時度效,要精準施策,精準聚焦,精準發力。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間,加強逆周期調節,要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要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一次性擴崗補助等穩崗擴崗政策。要著力支持文旅行業及其他現代服務業、外貿領域等重點領域吸納更多就業,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提升吸納就業能力。要支持進一步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覆蓋范圍,支持養老服務業、文化旅游等一些新的產業發展,支持培育更多更新的消費產業和消費場景。要加大對教育人才、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等領域的支持。要加快支出進度,盡快形成實際支出,帶動更多社會投資,讓政策發揮最大效能。要密切跟蹤國際國內形勢,適時進行科學設計和動態調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規范專項債券。規范專項債券管理使用,支持地方政府進一步用好專項債券。投向領域由原來實行“正面清單”管理,調整為“負面清單”管理,給了地方政府更大的空間。用作項目資本金的領域新增新興產業的基礎設施、衛生健康、養老托育、貨運綜合樞紐、城市更新等5個行業以及一些細分行業。以省份為單位,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專項債規模上限由25%提高至30%。財政部已在10個省份以及雄安新區開展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提高債券資金發行使用進度和配置效率,壓實地方的主體責任。要進一步拓寬專項債券償還資金來源范圍,確保按時足額還本付息。對“借用管還”全流程提出新要求,明確專項債券資金全部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嚴防資金擠占挪用。健全專項債券管理工作機制,充分釋放政策效能,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李萍)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AI客服面前,人工客服為何成“香餑餑”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持續為養老服務注入改革動力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規范引領,用好用活政府投資基金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