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點多面廣、事項繁多、任務艱巨。責任制是抓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方法,牢牢牽住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就能以重點突破推動整體提升,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明責知責是前提。生態環境保護要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規定》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具體化,確保責任主體明晰。《規定》明確,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規定》針對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生態環境部門和承擔重要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部門負責人,分別明確了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要求。《規定》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就是要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督促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一層樓。
履責盡責是關鍵。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推動各類主體履責盡責,是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的關鍵。地方黨政領導干部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扛在肩上、落到實處,既要分工明確,又要加強聯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組織研究、安排部署、督促解決重大問題。分管領導堅決扛起分管責任,業務部門認真履行管理責任,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要緊緊圍繞《規定》明確的原則履責盡責,重點做到:堅持管發展必須抓環保、管生產必須抓環保、管行業必須抓環保,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堅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遵循自然規律,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做到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
追責問責是手段。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用好問責利器尤為重要。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件背后,都有領導干部不負責任、不作為的問題,都有一些地方環保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執行不嚴格的問題,都有環保有關部門執法監督作用發揮不到位、強制力不夠的問題。《規定》明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如致使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環境狀況惡化,發生嚴重生態環境損害等,應當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制度才不會成為“稻草人”、“紙老虎”、“橡皮筋”,才能確保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地落實、行穩致遠。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民生之要、百姓之盼。責任壓實,發展向好。各地黨政領導干部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做好守山人、看好責任田,守住綠水青山,就能實現抬頭看到“天空藍”、俯首可見“碧水清”、舉目滿是“生態綠”。(向秋)
- 2025-08-13【好評中國】人工智能“加速跑”,千行百業“向未來”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筑牢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根基
- 2025-08-13【地評線】飛天網評:讓法治為民的答卷更溫暖人心
- 2025-08-13【甘快說】讓憲法意識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