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沒有益處,不如去學習。”
——楊伯峻《論語譯注》
【小識】
向書“借力”
中學語文課本上有荀況的《勸學》,其中有幾句是:“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從而得出一個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向外物借力。荀子用一大串排比句,但他想說的意思只有一句:讀書是向外物借力的最重要的途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嘛!知識就是力量嘛!學習使人進步嘛!
孔子當然知道思考的重要性,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一味地讀書而不動腦子,就是死讀書,會越讀越迷茫。但他也清楚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也說“思而不學則殆”,一味地思考而不讀書,就是死腦筋,會越想越糊涂。
讀書之所以重要,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書是他人智慧的結晶,讀書就是向他人借“智”;一是,書是前人經驗的載體,讀書就是向前人借“經”。也就是說,有現成的智慧、現成的經驗,我們為什么不借來一使、取來一用,而要在那里冥思苦想呢?腦子是用不完的,但做這樣的無用功,你會頭疼的,你甚至會后悔的。“終日不食,終夜不寢”地思考,首先說明孔子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但終竟一無所獲,他不后悔才怪呢!
《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讀《易》,韋編三絕”??鬃幼x書,不但要讀熟、讀透,還要讀“破”。書讀到這個程度,才算是真讀書,書才會真“給力”。
相關新聞
- 2020-02-18【清風典歷】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 2020-02-16【清風典歷】原壤夷俟
- 2020-02-14【清風典歷】賢者辟世
- 2020-02-12【清風典歷】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