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專利權人為企業的占比達到73.5%,較上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中小企業專利研發動力不斷增強,2024年,我國中小企業有效發明專利中,獨立研發產生的比例為75.3%,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在100萬元以上的比例達到16.8%,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廣泛分布在各個行業領域,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隨著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充分釋放中小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
加大中小企業技術突破力度。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不斷強化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提升創新能力,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專精特新”企業是引領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生力軍”,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目前,我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1.4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技術突破是產品創新的源泉,只有實現技術突破,才有顛覆性創新的產品和技術。敢于在研發上投入,敢于突破“卡脖子”技術,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就能推動中小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
加大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力度。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機遇。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是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釋放新潛能的重要途徑。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由點及面、由表及里、體系化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有機結合,加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和深度賦能,充分激活數據要素價值,加快數字化、綠色化深度融合。堅持分業分類轉型,推進產業鏈供應鏈“鏈式”轉型,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從單個“盆景”變為整片“風景”。
加大中小企業專利轉化力度。高校和科研機構是中小企業專利轉化運用的主要供給側,今年前11個月,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5.5萬次,同比增長19.1%。約1/4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了產學研合作專利申請,從高校和科研機構受讓專利技術成果的占比達16.5%。科技成果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催生新產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必須形成企業“出題”、聯合“答題”、市場“閱卷”的融通創新模式,暢通從“書架”到“貨架”的路。鼓勵中小企業從高校、科研機構獲取專利,降低創新成本、縮短創新時間,支持中小企業有效實施專利產業化。政府部門發揮好服務支撐作用,促進數據匯集共享,降低中小企業獲取專利信息的門檻和成本,以專利產品化、產業化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靈魂。支持更多中小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人才引進、融資支持、成果轉化、市場培育等方面提供更為精準優質高效的服務,讓中小企業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中小企業定會迸發出澎湃的創新創造活力。(向秋)
- 2024-12-3016萬公里,鐵路網鑄就的里程碑
- 2024-12-30同題共答,解好“躺平”這道社會課題
- 2024-12-30“減少欲望”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 2024-12-30鐵路新圖啟航,賦能經濟民生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