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正式施行,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大事,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從國際視角看,民營經濟是支撐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這部法律的出臺和施行彰顯了中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將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深化全球經濟合作注入動力。
在搶抓機遇中邁出堅實步伐。民營經濟促進法是中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旨在持續優化良好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從法治層面看,當前全球局勢復雜多變,中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民營經濟促進法體現了中國堅定推進市場化改革、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的承諾,向國內外投資者傳遞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明確信號。從營商生態看,中國更具韌性、更有競爭力、與國際更好接軌的營商生態,有助于吸引投資,激活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并提升中國民營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從促進就業看,民營經濟促進法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積極發揮作用,更有助于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從公平競爭看,民營經濟促進法將為中國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數據、土地等生產要素打通渠道,體現了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原則。
在加速發展中主動擔當作為。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增長、創造稅收和就業、推動出口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中國民營企業數量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提升至92%以上,入圍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有42萬多家,占比超92%;在出口強勁的“新三樣”中,民營企業貢獻超過一半。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實施,有助于提升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近年來,中國民營經濟不僅在擴大就業、推動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為增強中國經濟韌性作出積極貢獻。當前,中國民營企業正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在高科技等關鍵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將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具備完善基礎設施、超大市場規模及優質人力資源等優勢,為民營經濟加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在開放合作中拓展廣闊空間。近年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推動了跨境貿易便利化,為民營企業對外發展開辟廣闊空間。越來越多中國民營企業憑借過硬技術、創新創意,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合作,在全球市場的大海中“踏浪前行”。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已連續6年保持中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地位。2024年,民營企業首次成為中國高技術產品的最大進出口主體。中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與其他國家企業共享制造經驗、優化生產流程,提升了產品和服務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為全球經濟復蘇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民營企業在數字化、自動化、能源轉型與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發展迅速,提升了自身國際競爭力,為國際合作打開了新空間。在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民營企業有望在全球南方國家產業合作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李萍)
- 2025-05-27【地評線】飛天網評:努力讓中西部農村擁有更多好老師
- 2025-05-27【甘快說·地評線】飛天網評:聚焦學查改,確保作風建設新成效
- 2025-05-27【地評線】飛天網評:承壓前行,釋放經濟增長的韌性
- 2025-05-27【地評線】飛天網評:激蕩文化強國建設的澎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