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12月26日公布。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國經濟家底,客觀反映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進展,獲取了經濟總量、結構、效益等關鍵指標信息。從普查的數據結果來分析,既展現了中國5年來的經濟發展實力,也增強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力量,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新動力。
數字經濟動力澎湃。從普查結果看,5年間,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3年末,全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從業人員3615.9萬人。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2023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9.6萬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6.2萬個。全國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5.3萬個,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2.5萬億元;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6.5萬個,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5.7萬億元。2023年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507萬人。通過經濟普查,我們更加全面地掌握了國民經濟行業結構,為全面客觀總結評估“十四五”規劃執行情況、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以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支撐。推動高質量發展,各地各部門要持續用力,激蕩數字經濟的澎湃動力。
總量結構積極變化。在經濟普查中,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優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呈現出諸多積極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從發展基礎看,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接近13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產業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從發展結構看,制造業保持較快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提升。從發展動能看,企業的創新研發勢頭強勁,創新成果大量涌現,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高端化發展步伐加快。從安全保障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進一步完善。能源供應充足,糧食安全有力保障,可持續性更好。這些積極變化,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經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釋放出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活力。邁步新征程,各地各部門既要持續增強經濟規模總量,也要加快結構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主體,也是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中堅力量。在這次經濟普查中工業呈現出諸多明顯變化。5年來,我國工業經濟量增質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從高端化看,5年來,以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高端產業加快發展,推動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智能化看,5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數實融合,大力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日新月異,不斷賦能工業經濟發展。2023年,我國已有半數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使用數字技術。從綠色化看,我國不斷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大清潔低碳改造,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更多綠色技術、綠色產品走向市場,并逐步形成優勢產業,既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面向未來,各地各部門要持續增強工業“三化”態勢,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李萍)
- 2024-12-30【地評線】飛天網評:讓中小企業迸發出澎湃的創新創造活力
- 2024-12-3016萬公里,鐵路網鑄就的里程碑
- 2024-12-30同題共答,解好“躺平”這道社會課題
- 2024-12-30“減少欲望”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